“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扎实做好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江宁开发区学校一直在“踏实,朴实,扎实”的研学之路上摸索前进着。在校领导的引领下,我校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儿童诗教学策略交流”教研活动。
活动首先由高纯纯老师和三(9)班学生呈现了精彩的课例《童年的水墨画》。整节课的安排环环相扣,导入环节欣赏一幅幅水墨画,引出课题后及时地讲解‘墨’字,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开始初次朗读课文,带领学生认识生字、词,结合三组词语,让学生识记多音字、轻声。”诗句中的‘水葫芦’、‘斗笠’等词语比较难理解,高老师以读为主线,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应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体会关键词的妙用,把语文要素落实到实处。”
课后,全组教师对本节课以及儿童诗的的教学策略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教师们从文本解读、教学内容选择、技术操作、问题构建、对话理答、板书艺术、朗读指导、书写指导等方面的板块化教学展开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遵循文体特点教学乃阅读教学的自然之道。我们中高段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区别不同文体因文而教。正确把握课文文体特点,才能找准教学的本体性内容,才能有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就《童年的水墨画》三首儿童诗而言,在确定教学目标和选取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儿童诗”这一文体特点。
第一个板块教方法,揭示规律。抓住画面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感受作者想象的丰富,语言的生动传神。第二板块提纲引领,运用学法。扶着学生自学,最后放手自读自悟。第三板块让学生用画面、想象及生动传神的语言去迁移学写儿童诗。由此可见:依照认知,迁移,运用的认识规律去组建模块实施教学,这样的阅读策略要根植于我们每个老师的心里。
最后,在大家的热烈讨论声中,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相信大家都能将今天的思考与收获积累到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