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月麦秋至,初夏之日槐花来。为提高我校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我们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于六月一日上午进行了五年级文言文教学的课例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着眼语文要素,重点进行磨课研课,采取先上课后点评的方式进行。本次教研活动,由刘丹丹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文言文《杨氏之子》。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刚刚接触古文的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免有些晦涩难懂,又不太好读。刘老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授之以渔。读懂文言文是一个教学重点,教师借助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试着理解文言文,一些难懂的地方再给予点拨和指导。同时刘老师注重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课之伊始,老师带着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并引导介绍:“我姓刘,是刘家的女儿,就是刘氏之女”,并让学生自我介绍,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整个教学中老师有的放矢,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步一步落实,既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独具匠心地进行了方法的引导,充分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刘老师课中穿插多种教学方式,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课中兴趣十足,真正做到了紧扣单元主题,把握语文要素。
课后,在潘晶老师的主持下,语文组各个老师对刘老师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路上,我们修业人将不懈努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