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取长补短、协同进步,在学校和教务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江宁区教研室龚颖潮老师和曹美玲老师莅临指导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9月27日江宁开发区学校化学组如期进行了如实、高效的教研活动。
江宁开发区学校化学组张丽华教师在下午第一节课以《氧气》为题讲解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展示氧气培养 学生观察以及化学用语表述能力,课堂讲解氧气化学性质通过师生互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及观察能力。课堂突出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及逻辑推理关系。
江宁开发区学校化学组刘红霞教师在下午第二节课以《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题讲解了催化剂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课堂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基本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语言表述能力较强且有亲和力。课堂容量不大,可增加教学容量,以训练接纳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
江宁开发区学校化学组柏丽君教师在下午第三节课以《以高锰酸钾为例实验室制取氧气》为题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以前面的学生已有氧化汞分解制取氧气知识引入,以师生合作方式完成制取氧气的操作,能通过分组讨论及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但是课堂语言需要精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化学语言表述习惯。
三节课后江宁区化学教研室龚指导和曹指导进行以上三位教师的课堂一一针对性指导。从初中化学启蒙教育课堂优化、化学用语及其表征方式、化学思维方式及逻辑推理三方面阐述。第一如何通过从知识表层到知识理解思维发展的深度在化学情景中落实化学问题的解决。第二强调不能将课堂碎片化,注重化学学科知识的体系逻辑规范教学。第三强调启蒙教育化学符号语言需要从接触化学就开始落实重要性。组内老师认真听取两位指导,受益匪浅,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9月28日江宁区化学组我们四位老师对昨天龚指导和曹指导悉心指导内容又进行反思和研读,需要以自身规范带动学生规范,注重每节课从知识表层到深度的探究,教学话语设计依据学科的情景设计,注重把握研读教材细节点。针对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教学实践用心回顾与反思,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