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德育天地>>正文
寻江宁味道 品江宁文化
2021/12/20 11:09:35  来源:张伟  字体显示:   阅读:2648

               寻江宁味道 品江宁文化

                              ——“寻味江宁”系列活动之舌尖上的江宁

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味道体现一个城市的气质。近年来,江宁开发区学校小学部德育处在贾敏校长的指导下开展以“寻味江宁”为主题的德育特色课程。上学期的“寻味江宁之行走中的江宁” 以班集体活动为载体,在探寻中用手工、绘画、文字等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孩子们都乐于学,乐于做,在活动当中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本学期“寻味江宁”特色课程继续进行在德育处的带领下确定了本学期的活动主题为“舌尖上的美食”。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发现美食,从而更了解自己的家乡特产与悠久历史

一(1)班  秣陵之味—杏花村糕点

杏花村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杏花村的美味让人心存欢喜。杏花村伴手礼的每份糕点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带走一份淳朴的手艺,把关于杏花村的美好回忆融入其中,伴你的甜蜜时刻。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80132.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80153.jpg

一(2)班  寻味汤山七坊

豆腐坊、酒坊、酱坊、油坊、糕坊、粉丝坊、米坊,每一个小小的磨坊里都藏着大大的学问呢。石磨豆腐要经过滤浆、煮浆、点浆和成型四个步骤才能做成。磨豆腐很辛苦,豆脑很美味,要珍惜食物,不能浪费哦。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941.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80054.jpg

一(3)班  寻味?口——曹村“臭干”

跟“臭干”传承人项老合影的娃娃们,听着爷爷讲的常年不懈传递美味的故事,留下了美食每刻的欢乐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发扬。“臭干”的百变吃法:油炸,香酥可口,浓淡相宜干吃,当地流传最广的话是“臭干”得早上配茶,晚上配酒凉拌,清香宜人原汁原味。另还有炒,煸等多式吃法!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829.jpg

一(4)班  寻味江宁之横溪西瓜

横溪街道是一个传统农业大街,主要有西瓜、茶叶、苗木、梅花鹿等特色产业,享有西瓜之乡、苗木之乡、茶叶之乡美誉。提到横溪首先想到的是横溪西瓜,目前全镇西瓜种植面积2.27万亩。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722.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808.jpg

一(5)班  寻味江宁,淳化味“稻”

出发去割稻子啦! 黄澄澄的稻子,粒粒饱满风吹过,翻涌出金黄的麦浪。 小朋友们才割了一小会儿稻子就累的喘不过气来, 这下真正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真是太辛苦啦! KKX)6~APB{Y1_STDQ~1I`PH.png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449.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502.jpg

淳化农业旅游景区的农家乐里:咸香的猪肉、香肠切成薄薄的小片,垫上干丝,上锅一蒸,那就是“年味”。鱼头豆腐,两斤重的大鱼头炖上自制的豆腐,汤鲜肉嫩,香菜一撒,香气扑鼻。还有大灶锅巴,油煎山芋粉等特色美食。再配上远近驰名的土桥珍珠大米,米粒饱满,晶莹似玉,清香松软,入口滑爽,回味留香。

一(6)班  寻味江宁,美在东山老鹅

东山街道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美食自然也少不了。入选《中国名菜大典》的东山老鹅,香味醇厚,口感咸鲜,迷倒了整个江宁城。东山老鹅是南京的地方特色菜肴,将鹅剁成块,与土豆块红烧,因其独特做法最早出自南京江宁的东山镇,故得名东山老鹅。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325.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427.jpg

一(7)班 寻味麒麟童子鸡

童子鸡又名桶子鸡,这两个不同名称,说明它的两大特点:做此鸡必须用当年孵出的新鸡,新鸡又称小鸡或童子鸡,因此童子鸡就成了它的第一名称。。

这家宝藏小店的童子鸡都是用老卤烧煮,并且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先烧后蒸,使鸡肉鲜嫩可口,不柴不腻。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207.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237.jpg

一(8)班 美食谷里,鱼圆诱人

逢年过节,喜庆热闹, 江宁谷里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鱼圆。

鱼圆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着好口彩,寓意团团圆圆;相传鱼圆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时代。楚文王熊资一次食鱼时被刺卡住了喉,当即怒斩厨师,此后,文王食鱼,厨师必剥鱼皮,剔鱼刺,剁细制成鱼丸。从此将鱼做成鱼圆成了江南一带的风气,鱼圆做的越来越诱人。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147.jpg

(9)班 寻味湖熟板鸭

在南京,鸭子是个神奇的存在。一年12个月,它都是南京人餐桌上的主角。老湖熟鸭馆的全鸭宴可谓闻名遐迩,全鸭宴,顾名思义,就是每道菜都以鸭为原材料,以鸭为线索,用鸭的舌、心、脑、肝、胗、掌、肠、脯、翅等为主料烹制的不同菜肴。

微信图片_20211101133812

微信图片_20211101132802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5019.jpg

二(1)班  走进秣陵百里香烧饼

烧饼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吃到,但烧饼的种类很多。即使是同样的饼,根据地区的不同,其滋味也不同。

今天,我们寻访的就是藏在我们身边的“秣陵百里香烧饼店”几个小伙伴们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漏掉哪一个步骤,他们将亲自动手参与烧饼的制作,体验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2814.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2821.jpg

二(2)班  寻味江宁——汤山七坊

郄坊村远离城市喧嚣,空气清新,依山傍水,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七坊即豆腐坊、粉丝坊、酱坊、茶坊、糕坊、面坊、油坊、炒米坊,邀请民间艺人在此现场制作,向游客展示农副食品传统工艺流程。在秉承"融合传统文化、融合历史典故,培育特色文化内涵"的方针指导下,确定了豆腐、粉丝、酱、茶、糕、面、油、炒米等7坊的运营模式,更形象、更直观地再现江南古代劳动人民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

b2a895ff49890db286dd89c320852fe

IMG_20211031_100049

179588d90a8f858329761f7638a120a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2613.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2724.jpg

二(3)班  舌尖上的禄口之七头一脑

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路边花坛里铺满的茶花、菊花随风摇曳……走进禄口街道村庄,仿佛走进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交相呼应,村强民富景美的乡村正和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2453.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2528.jpg

二(4)班  舌尖上的横溪五谷杂粮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忙碌了两小时之后,纯甄美味的农家菜上了桌,在品尝每一道美味佳肴时,其实更像是品味我们的人生——酸甜苦辣、五味陈杂,却透露着团圆时的那份期待和喜悦。这便是记忆中追寻的味道。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2322.jpg

IMG_20211119_172405.jpg

二(5)班  世凹桃源-庆和居之行

庆和居的招牌就是林庆和老人,他是谷里鱼圆的手艺人,也是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说起谷里鱼圆,人人都会想到他。

多年来,林庆和用一份坚持,守护着这道舌尖上的美味。

庆和居鱼圆,味道咸鲜味,以汤清、味鲜、滑嫩、洁白而著称,鱼圆似白玉,色泽分明,滑嫩鲜美。

具有水肿调理、补虚养身调理、消化不良、健脾开胃调理等功效。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3408.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3414.jpg

二(6)班 舌尖上的江宁—寻味湖熟之旅

小朋友们仔细聆听讲解员叔叔的讲解,从一粒谷子到一穗谷子,从一穗谷子到一粒米饭,历经风吹雨打,从育苗、打田、插秧、生长、抽穗、杨花、灌浆再到成熟,田野里有大学问。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金灿灿的稻谷地里劳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也理解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倡导身边的小伙伴珍惜粮食,从自己做起,杜绝浪费,学会感恩与分享。

F:\PPT\10.30稻田\6333.jpg

F:\PPT\4.png

9A6954D9DF1B0FC660B0C2A2B6865862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3759.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3822.jpg

二(7)班 品味方山紫雾茶

南京方山有多处山坡遍 布茶叶,种植面积近千 亩。生长在方山的茶叶 凭借山体赋予的良好生 长环境,造就了享誉省 内外的优良品牌——方山紫雾茶

C:\Users\hp\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80727625\QQ\WinTemp\RichOle\~4[H6Y]H(PSD%BK)VP`]UFN.pn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4056.jpg

C:\Users\hp\Desktop\寻味江宁\照片\IMG_20211119_174127.jpg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对于食物的需求从最先开始的吃饱到慢慢开始研究如何吃好,如何摄取更加全面的营养,可见饮食文化的发展也体现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得以延续和发展。它包含了人们生活的变迁,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是劳动人民在历史中写下的光辉篇章。 新时代下的我们要遵循着我们的饮食文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将中华美食发扬光大。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3923 次  |  
  • 本月访问:82298次  |  
  • 访问总数:6872043次  |  
  • 文章总数:3177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