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建工会>>学习实践>>正文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2022/3/1 7:22:59  来源:张居祥  字体显示:   阅读:1549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  相磊


今天晚上在“江宁共读”平台有播出张宇辰老师领读的《了不起的我》,让我收获颇丰。了不起的我是一本实用的心理学工具书,它结合了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这5个层面出发,提供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张宇辰老师主要围绕如何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这一层面与我们分享这本书的思考。

一、为什么改变很难?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改变自己,但是我们却常常半途而废,常立志却不能立长志。作者陈海贤老师在书中为我们道出了真相:我们难以改变自己的真正原是对对自己有偏见。我们常常在改变自己的时候设立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自己要有强大的能力,二是我们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动机。实际上这两个前提条件是不太实际的,当我们带着这两个前提条件向目标逼进时,我们越容易受到挫折,批判自己,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意志不够坚定,从而负面评价越来越多,我们感受越不好,越容易放弃原先的目标,自然半途而废。

二、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基于以上原因,陈海贤老师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既不用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不用改变自己的动机,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张老师在共读中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点。

(1)建立环境场:不同的环境可以激发我们不同的心理暗示,不同的心理可以引发我们不同的行为。作者陈海贤老师就是在浙江图书馆的自习室写出了本书,在这个环境场中,图书馆的环境督促着陈老师不断地写作直到完成任务,可见环境场对我们改变自己有着巨大作用。当我们动力不足的时候,可以尝试换个环境。值得引人深思的是,我们老师可不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环境场呢?有我们老师在,学生可以被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心理,更加从容有信心面对学习上的难关。

(2)建立情感触发。张老师指出,陈海贤老师说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刻意无效的重复,而是积极的情绪。在成完成一项任务以后,对自己做出奖励,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以我们老师为例,当学生认真完成一项作业以后,如果老师能给予学生夸奖,能够让学生更加乐意形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然,张老师也指出,积极的情感触发需要及时建立,因此我们老师在给与学生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的时候,需要注意立即给予,不要延期,否则达不到期待的效果。

(3)小步子原理。陈海贤老师在书中指出,人人在实现目标之前都会有畏难情绪,容易停滞不前,所谓“万事开头难”正是如此。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把大的目拆分成一步步的小目标。通过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小步,从而完成最终的一大步,张老师补充了著名的“十二步法则”,承认自己当下的无能为力,关注自己能够控制的一部分,终将能够走向重点。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也可以运用小步子原理,把难点重点拆分成每一小步,把难题拆分成每一小题,让学生真正吃透知识点,从害怕难题变成喜欢难题。张老师认为,小步子原理需要不断增加难度,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层面,这同样值得我们老师思考。

(4)行为测验法。每当我们内心产生对自己行为的质疑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被张老师称之为“心理免疫X光片”的方法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害怕的东西。第一步需要我们找出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第二步则需要我们找出你正在做哪些与改变目标相反的行为,第三步则是思考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相反的好处,第四步是在心理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当学生出现某种畏难情绪的时候,不妨先让孩子做一次该测试法,让孩子从反面着手,找出这种行为的危害,试着用小步子方法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不易再出现畏难情绪。

读完《了不起的我》,我相信尝试着每位老师先运用书上的方法

尝试着做一做,想想,一定会做比昨天更好的自己!老师如此,更何况这群朝阳一般有着无限潜力的学生呢?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1132 次  |  
  • 本月访问:43002次  |  
  • 访问总数:6461230次  |  
  • 文章总数:3017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