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共成长,凝心聚力促发展
— 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报道
2022年11月25日,在这暖暖的冬日里,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一年级语文组举行了“让学生用朗读的方式体会标点在文本中的意义及作用”主题的组内教研课。活动由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安微老师主持,一年级组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黄陆希老师执教《比尾巴》一课、阚嘉宁老师执教《青蛙写诗》一课。两位老师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朗读指导,都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抓住低年段孩子的兴趣点,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
第一节课黄陆希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课文《比尾巴》。黄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我说你做”小游戏导入,激发了低年段孩子的参与度,调动了孩子们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在课堂中,黄老师采用“偏旁识字”、“反义词识字”、“联系生活识字”和“比一比识字”等多种方法诠释识字教学的重难点,抓住识字规律,有层次地把识字放在相关的语言环境中,与生活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字能力。在朗读中,黄老师不但采用了“教师范读”、“自由读”、“指明读”、“齐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还让孩子们参与评价,评后再读,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黄老师抓住了“读好问号的语气”这一重点,采用“一问一答”、“你问我答”、“师问生答”等方法,让孩子们体会到问号在课文中的意义与作用。本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联系课文内容对“比尾巴”的拓展训练,符合课后习题训练的要求。如:动物来参加比鼻子大会,谁的鼻子长?谁的鼻子短?动物来参加赛跑运动会,谁跑得慢?谁跑得最快?仿照课文的语言和结构来进行语言训练,内容新颖,抓住了低年段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课是阚嘉宁老师执教的《青蛙写诗》,本节课阚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课堂一开始,主人公青蛙和雨点儿率先出场,还以鲜明的ppt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有机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地、形象生动地展开教学,教会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并学会运用。整节课从字词认识到课文整体感知再到最后的生字书写,一步一步落实到位。
课堂教学结束后,一年级组的老师们依次针对每节课进行了评课研讨交流,两位教师,在写字教学方面,能够准确把握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注重提醒孩子注意关键笔画,写字教学落实到位。每位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教学过程设计”、“朗读指导”等方面,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颇多,在未来的教研路上一定会坚持不懈,努力前行!
供稿:一年级语文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