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金陵细雨迷蒙,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陶醉着春日的第一缕花香,谛听着唤醒春日的第一声鸟啼,江宁区初中语文姜涛名师工作室于2023年3月21日在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录播教室举行了“中考文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主题研修活动。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姜涛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江宁开发区学校全体初中语文老师参加活动。
名师引领,专家领航,本次研修活动特别邀请到了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袁源老师作主题讲座。
袁源老师从“文学阅读的价值”“文学阅读的条件”“文学阅读的要素”“文学阅读的方法”等方面,作了题为《文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的讲座。袁源老师从“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渊源讲起,从“课标”“教材”“学生”三个维度分析了进行文学阅读教学的条件,梳理了文学阅读的要素。接着袁源老师借助教材中的《秋天的怀念》《散步》《台阶》《灯笼》《大雁归来》《孔乙己》等经典课文,从“文学作品的内容”“文学作品的构思”“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思路”“文学作品的视角”“文学作品的细节”“文学作品的语言”等角度介绍了她对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袁老师希望老师们在进行文学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写”,从而抵达作品“写什么”“怎么写”。讲座最后,袁源老师用“耐心”“全心”“精心”表达了对老师和学生们的阅读期望。文学因作家的“心”而获得生命,文学更因老师、学生们的“心”而摇曳生姿。整场讲座,袁源老师紧紧围绕“文学”二字,给老师们擘画了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路径图谱。
“袁源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容量巨大,指导性强,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袁老师对作品的个性解读,有深度,有新意,有理据,她对文本的理解,我们任意选取一点做研究,都是一篇‘大文章’;深挖任意一处做设计,都是一节情趣盎然的好课。”工作室成员、江宁开发区学校的赵慧老师听了袁源老师的讲座后如是说。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考复习方向,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教给学生解读作品的“密码”,黄义超老师和杨柳老师带来了两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黄义超老师开设《跌宕情节,独出心裁》示范课。黄老师以2021年南京市中考题《碧浪清波》的解读贯穿整堂课,从场景、构思、细节等方面带领学生梳理小说情节,再引导学生利用情节感知人物形象。整节课从中考题中来,又回到中考题,在抽丝剥茧中,揭开中考题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们感受到“小小情节,作用巨大”。
杨柳老师开设《鲁迅笔下的小人物纵览》示范课。杨老师从对比、比喻、视角三个角度,“一笔一划”、浓墨重彩地向学生们勾勒出了鲁迅先生笔下小人物的鲜明形象,并且利用文段修改、自拟课题等方式,分析了旧社会的“吃人”本质。整节课,选点精巧,任务驱动,环环相扣,直抵鲁迅小说的核心要义。
两节示范课结束后,工作室成员江宁区丹阳学校的张帅奇老师、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的张悦老师、江宁开发区学校的刘柯云老师先后评课。
最后,姜涛老师作《拒绝刷题:教给学生解读作品的“密码”》的讲座。姜涛老师从“为什么要拒绝刷题?”“拒绝刷题需要教给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密码’”两个方面介绍了他对中考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思考。讲座中,姜涛老师对南京市、杭州市近几年中考散文和小说阅读考察的题型及答题方法进行了总结,从“文学阅读的策略”“思维训练的策略”两个维度具体介绍了复习中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他希望各位语文老师,特别是初三的语文老师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阅读,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思考。
本次研修活动还举行了名师工作室成员证书授予仪式,名师工作室成员公开课、竞赛证书颁发仪式。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传承城市基因,开展文学阅读,遵循学科特点,把握命题趋势,透视阅读策略,进行适度训练,激发学生潜能,中考文学阅读定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慧阅读”的魅力,这就是文学迷人的模样。
(撰稿:汤晨炜 校对:常娟 审核: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