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管理>>正文
“且教且思,共助成长” ——江宁开发区学校举办语文公开课活动
2023/10/19 10:47:50  来源:教务处  字体显示:   阅读:1059

“教而不研则浅,而不教则空”,教学和教研就如两扇翅膀,是平衡教育教学发展的经纬。为进一步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真实、扎实、高效的常态课堂,20231016日上午,江宁开发区学校初中语文组开展了教师公开课系列活动。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员周金霞老师、江宁开发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常娟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周玉红老师以及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均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6383330929610546884168299.jpg

6383330937520800799065921.jpg

第一节是由任子琪老师执教的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美丽的颜色》。在教学过程中,任老师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后,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下一步以“美丽”二字为线索,开展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分析课文,学生则各抒己见,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实现与文本对话,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最后任老师以小练笔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本堂课的将神品质内化于心,以求正确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整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馈积极,充分参与了课堂的讨论和分享。

6383330931586816411795314.jpg

第二节课是由潘婕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金色花》。在教学过程中,潘老师首先以现代散文片段《秋天的怀念》和古代诗歌《游子吟》导入,勾连单元主题——“亲情”,并借此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初步体会散文诗与散文和诗歌的关系;之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引导学生从动词、副词、叠词等使用中体会散文诗语言凝练、精粹的特点,在称呼、语序和标点的使用中体会诗中母亲与孩子的形象及母子亲情;接着以扩写母子嬉戏画面的任务为抓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能,学生亦在想象中感受散文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审美情趣;最后,潘老师设计了“假如你有哈利·波特的魔法棒,你会变成什么来感恩母爱”的自由表达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领悟到:即使失去魔法,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做出感恩母爱的行动,落实了语文的育人功能。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发展了核心素养。

IMG20231016110942

课后,教研员周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出了深刻细致的点评:周指导认为任老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读课文的特点,给学生留足探讨、交流的时间同时也在课堂秩序的管理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关于潘老师的课堂,教研员则指出主体朗读部分对学生的朗读技巧要有更清晰的指导,部分问题的设计还有待改进,又从细节出发,对板书的书写提出了细致的建议。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3062 次  |  
  • 本月访问:44932次  |  
  • 访问总数:6463160次  |  
  • 文章总数:3017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