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开发区学校承办江宁区小学语文“金陵微校进校园”主题教研活动
春光至,华光如梦;教研日,万象更新。2024年4月28日,主题为“技术赋能,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用‘金陵微校’平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教研活动在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举行。江宁区电化教育中心周行满副主任、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以及全区各校的骨干教师全程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三节课例展示和一个专题讲座。首先是江宁开发区学校李悦老师带来的四下《巨人的花园》一课。李老师的课堂教学非常扎实、灵动,她紧紧围绕“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这一中心话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提取关键词了解花园发生的变化,并通过以识促读、以问促读、以问引读等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融入文本,并借助金陵微校“观点云”让学生实时发布自己的想法,在一步步了解巨人转变的同时,不断感受着童话的奇妙,体会着童话人物真善美的特点,儿童化的语言更使整堂课充满童趣,学生很好地融入到了唯美的童话情境中,收获颇丰。
接下来是江宁开发区学校张益蓉老师执教的二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张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她以关键生字为抓手,将识字教学与朗读指导有机融合,以识促读,读中见悟,引导学生在朗读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张老师还运用了“金陵微校”平台中的微课、聚焦、素材库等功能,在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有效突破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很好地实现了运用“金陵微校”平台优化课堂教学。
第三节课是由来自江宁实验小学的常雨晨老师执教的二下《羿射九日》。常老师运用“金陵微校”中“翻翻卡”功能激趣导入,并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自然进入课文的学习。教学中,常老师紧紧围绕“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这一主话题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随文教学关键生字,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运用连线、投票等“金陵微校”功能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整节课效率高,效果好。
三节精彩的课例之后是由江宁开发区学校杨玉红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用“金陵微校”平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杨老师从课标要求入手,紧紧围绕三节课例,和在座老师分享了“金陵微校”平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用功能:丰富了教学资源、创新了教学方式、增效了教学评价。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给在座的老师们很多思考和启发。
生动的课,离不开精彩的评。讲座过后,江宁开发区学校陈健老师就三节课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陈老师认为,这三节课的执教老师在课前都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因此才会呈现出如此轻松高效的课堂效果。三节课都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和关键字的学习,选择与文本主旨关联密切的生字着重教,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以识促读,读中见悟,引导学生一步步融入文本,入情入境,效果斐然。陈老师还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含课堂练习要求的表述)一定要基于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这是孩子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的关键。
最后,教研员周爱华老师为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周老师指出,将“金陵微校”中的许多功能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这些功能确实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如运用“投票”功能选出学生自己认为难写的字,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写字指导不要过细过碎,不要让课堂中有限的时间“指导”掉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写。她还指出,语文课应当将该教的重点、该突破的难点融入到朗读中去,要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融会贯通地读,但前提是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在备课时就要深入地研读文本,明晰文本主旨,生字的教学也应当与文本主旨高度融合,各教学环节都要与朗读有机融合。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路上,我们不断思考着,也不断实践着,不断进步着。相信本次教研活动一定会让老师们对于如何运用“金陵微校”平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