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真”文 ——听中考作文指导课有感
2024/5/24 8:52:02  来源:赵慧  字体显示:   阅读:624

学写“真”文

——听中考作文指导课有感

向树敏

一、中学生写作现状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但是目前中学生在写作上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写作兴趣。

相比于基础题和阅读题而言,作文需要大量的文字书写,因而许多学生懒于写字,对写作兴致缺,不愿动笔。

2.缺乏写作素材。

在日常的学习之中,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观察意识,不注意对作文素材的积累,因而写作时会出现无内容可写的情况。

3.缺乏真情实感。

缺乏真实素材直接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脱离现实,胡编乱造,因而情感虚浮难以引起共鸣;或者一个素材从小学用到初中,在反复 “咀嚼”中,失去原有的味道,无法再让人共情。

二、听课收获与启发

4月20号《七彩语文·初中》编辑部策划制作的《中考作文复习指导》课给了我很大启发,尤其是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王元老师带来的《写真生活,真写生活,写生活之真》一课,使我获益匪浅。王老师在分享经验之余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一观点,并给出了如何写出美文的方法。听完本节课,我产生了如下思考:

1.立足课文,把握“真”美文。

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均出自著名作家,语言精炼、优美、有特色,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例文。因而在日常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

2.关注生活,积累“真”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需时时更新自己的素材库,保证自己写作时有话可说,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内容丰富有内涵。为此,教师需在常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并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以便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3.创设情境,鼓励“真”写作。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之后,教师需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立足当下,思考自身与自然、社会、人生及自我的联系。并鼓励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自选素材多尝试小短文写作,进行创意性表达。从而实现写作“自由”。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总而言之,要想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教师需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听、,培养写作习惯,锻炼写作能力。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3728 次  |  
  • 本月访问:58665次  |  
  • 访问总数:6476893次  |  
  • 文章总数:3028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