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谷里片小学心育科研活动暨教研共同体1组活动报道
为提升团队教师心理品质及专业素养,增进片内及共同体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与研讨,6月13日上午在江宁开发区学校(西校区)举行了谷里片小学心育科研活动暨教研共同体1组活动。
活动安排了一个团辅、一节心理班会课、一场讲座和两个微分享。陆郎中心小学的陈亚楠老师带领团队老师们开展了一次团体辅导课---《以心相会,团体赋能》,陈老师用不同的形状的色卡让大家两两组队,并寻找3个两人共同拥有的特点。
组队成功,陈老师带领大家“玩”自创版“大富翁”,团队老师从盘子里取出写有自己姓氏的“星星”棋子,根据筛子点数在格子里“走动”棋子,并根据格内提示完成相应活动。
“大富翁”活动在有老师的“星星”棋子再次走到“起点”后结束,陈老师又和大家详细地讲解了“能量盘”活动要求:每个人领一个白色盘子和喜欢颜色的水彩笔;用一种形式的绘画代表自己觉得最有能量的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画好后依次向右边传递,每位成员需要在前一位成员的作品上添加自己的能量绘画,直至盘子回到原位;主创者再最后添加修饰;每位成员用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选择的事物理由是什么。
活动第二个部分,团队成员共同聆听了江宁开发区学校李珍兰老师心理班会课《幸福的生命列车》,李老师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当下的幸福,接着通过绘画不同时期的生命阶段,让学生发现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大多是“高光时刻”,然而生活中除了这些“大幸福”,还有很多体验感不那么强烈的“小确幸”,李老师让学生写写这些“小幸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这些“小确幸”带给我们的幸福,让它们也滋养我们的生命。
课后,团体成员开展了短暂的研讨,分享对这节课的思考。
东吉湖小学王蓉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讲座:《以林养木,以众安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以团体力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王老师结合自身带团体的工作经验,阐述团体力量对团体成员发展的影响,还分享了不同团体阶段适用的不同技巧。
作为共同体1组成员的芳园西路小学王炫泱老师从《全员导师制背景下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路径探析》和大家做了微分享。王老师独特的见解和思考,引发了老师们的共鸣。
江宁开发区学校唐慧捷老师则从班主任导师角色出发,分享了她的教育故事《“小刺猬”脱刺记---导师关爱行动案例分享》。唐老师认为作为导师首先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对方遇到的困境,用自己擅长的“语文故事”开解学生,引导他们完成转变。
团队带领者高佳老师针对今天的活动做了总结,也回应了活动中她听到、看到的内容,启发老师们工作中做好平衡。
活动最后,团体成员还参观了江宁开发区学校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展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心理老师只有自己内心充满力量,才能用专业学识帮助到更多的学生,我们团队成员间会“做彼此的观众”,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