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以《伟大的悲剧》课堂教学为例
2024/6/25 9:59:59  来源:赵慧  字体显示:   阅读:3612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以《伟大的悲剧》课堂教学为例

清水亭学校 武雨桐

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正引领教育领域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显著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变革不仅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本文以《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策略,以实现课程的有效导入、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改善课堂提问方式、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以及激发学生无限想象。

信息技术助力课程高效导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实现课程的引人入胜导入至关重要,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策略。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可以优先考虑采用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课程的巧妙导入,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精心制作,我们能够以丰富的图文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双重享受。以《伟大的悲剧》一课为例,课前播放《孤勇者》音乐,不仅营造了氛围,更激发了学生对“孤勇者”精神的思考。紧接着,通过PPT展示斯科特一行的探险照片和背景介绍,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和背景,为理解课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其他课文里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高效导入课程。在教授《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展示父子之间深情的告别场景,从而营造出一种感人的氛围。接着,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朱自清的照片和生平简介,引导学生对作者和课文背景进行初步了解。

信息技术构建直观教学情境

为了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与提升,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构建更为直观且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运用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营造出更为生动且直观的教学氛围,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借助电子教学工具来呈现课程内容,通过这些工具,原本抽象的语文知识可以被转化为更为具体、形象的表达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授《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打造了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希沃白板5等多媒体工具,我们将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艰苦探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仿佛置身于那片荒凉而神秘的冰雪世界。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讨论,我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与“悲剧”,感受他们在面对绝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激发了他们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在《三峡》课文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三峡的壮美风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壮丽景色,如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秀美山水。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子地图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色景观。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三峡的魅力,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深化与拓宽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以老师教授知识点,学生记录为主要形式,随着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普及,语文的课堂逐渐丰富,但是任然是语文老师单人的“传道受业解惑”,但随着短视频等各种新媒体形式的普及,语文课堂也可以结合其人文性的特点,设计一整个信息化学习任务群,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宽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点、学生被动记录为主,然而,随着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模式开始逐渐丰富多样。尽管如此,教学方式仍旧偏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的迅速普及,我们迎来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契机。语文课堂可以充分结合其人文性特点,巧妙地设计一整套信息化学习任务群。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拓宽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通过信息化学习任务群,学生可以在互动、探究和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培养其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授《伟大的悲剧》时,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任务群活动如下:

征集令

亲爱的同学们:
去年一首《孤勇者》火爆大街小巷,歌曲传递的坚强不屈精神,感染了无数人。为了传播各行各界的“孤勇者”事迹、培养同学们坚毅的品格,学校528日-31拟举办以“改拍《孤勇者》MV”为主题的摄影大赛。 我们等你来挑战!

                                                          xxx中学学生成长中心

2024年5月18日

面对语文课本中的“孤勇者”们,文学社社员们信心满满,着手策划了许多专题。请你根据《伟大的悲剧》一文,为他们出谋划策,完成“科技探险孤勇者——斯科特一行”这一MV拍摄。

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开展梳理“孤勇”故事、体察“孤勇”之悲、特写“孤勇”镜头、改编事迹歌词四个活动。这样的活动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同样在教授《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除了讲解课文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各种石拱桥的图片、视频和设计图纸,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还能欣赏到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石拱桥,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自主研究石拱桥的建筑原理和设计理念,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石拱桥的理解和认识。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任务群教学的要求,这一变革对每位教师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因为它强调“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为了响应这一新要求,教师们必须对传统教材进行创意性的整合与重新编排,以更贴合任务群教学的理念和目标。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例如,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以及交互式多媒体工具等,都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和方法。

新时代的学生成长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单纯依赖课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将课堂学习与广义的“大语文”相结合。这里的“大语文”不仅指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包括文化、历史、哲学等多个层面的综合素养培养。

网络时代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生活语文情境,使得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语文资源,如电子书籍、在线讲座、文化论坛等。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真正实现有效的语文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出既让学生感兴趣又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造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持久的动力,语文学习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应有的效果。

伟大的悲剧教学中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斯科特探险队的照片、遗留下来的底片、电影胶卷等珍贵资料,甚至可以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探险的艰辛。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无疑比单一的文字描述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素材。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其次,教师可以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古代山水画、古代村落图片等,作为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在欣赏美图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古代田园生活的美好。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频资料,如古典音乐、古风歌曲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更好地沉浸在古代文学的世界中。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2173 次  |  
  • 本月访问:21174次  |  
  • 访问总数:6439402次  |  
  • 文章总数:3017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