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用文教学的思考
——以八上第一单元新闻教学为例
江宁开发区学校 常娟
所谓实用性阅读与交流,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要求如下:“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可见,实用性阅读是指向实际运用的阅读教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实用性指的是“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从这一界定出发,实用性包括“有用性”“可用性”“效用性”这三个要义。可见,实用性阅读指的是为了实用的阅读,它最终指向的应该是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力,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并可以切实提高日常交流质量、提升生活技能的阅读样式。
而新闻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是现代人了解社会动态、接受社会信息的重要手段,当然该归于实用文一类。王荣生教授说实用性阅读“更主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逐步地迈入大人的世界,逐步主动地接受那些不以学生为对象的读物”。新闻阅读就是在为学生打开成人阅读的大门,让学生逐步具有阅读“那些不以学生为对象的读物”的能力。
那么,八上第一单元的新闻教学该教什么呢?
我认为在资讯极其发达的今天,阅读新闻的能力、辨别新闻的能力比如何写新闻显得更重要,因为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今后都会有撰写新闻的要求,但是如何快速浏览新闻,如何在纷繁的报道当中保持理智、明辨是非,最终产生客观公正的看法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首先,整合单元,由新闻的结构特点入手,教会学生如何快速获取信息。王荣生教师在《实用性教学教什么》中提出获取实时信息不需要教,要教的是对新闻报道的事实进行评估,或者让批判性阅读介入,去判断分析报道背后的事实。我以为获取事实不需要教,但是快速获取信息是需要训练的。新闻有它特殊的“倒金字塔”结构,在时间有限、信息繁多的媒体面前,学会阅读标题、导语、图片来快速获取信息,是现代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那么在第一单元,利用第一、二课,让学生认识新闻这种新文体,然后利用课外报刊让学生熟练把握快速浏览报纸、把握主要讯息的能力,再利用三、四课课文练习拟写新闻标题或导语,以达到熟练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利用新闻结构快速阅读新闻的能力。
其次,新闻的生命是及时与客观,但是在报道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拥有报道者的特定视角,沾染了特定的意识形态。那么,就要有意识地教学生区分事实与评价,在字里行间感受报道者的情感倾向,这对学生今后面对各种新闻报道,能理智阅读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以第一课为例,可以让学生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出了事件的重大意义和报道者的豪情?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还原报道现场,明确如何看待这样的感情色彩?还可以寻找面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报道,感受不同报道者、不同报道目的,最后呈现出的新闻的差异。
再以后几课为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新闻文体的不同特点。如以《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为例,寻找关于事件的报道、特写,再搭配课文,理解消息、特写、评论的不同点,学会在报刊、媒体上阅读不同类型的新闻。
最后,结合撰写新闻的任务,设置开学迎新的情境,引导学生采访、报道、特写、评论,在实践中感受一篇报道产生的过程,真正把握新闻的阅读方法,理解新闻的客观公正和情感倾向并存的特点,然后在学生的习作比较中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具体词句和细节把握信息、还原真相的能力,最终培养起学生今后阅读新闻、还原真相、理性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