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体智,“备”高效课
——初三语文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展示
为凝聚教师合力,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我校于9月9日进行了以“赏一轮明月,品千古深情”为主题的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务处主办,全校全体备课组组长参加活动。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汤晨炜老师主持活动。
首先,初三语文备课组青年教师任子琪老师说课。任老师对《水调歌头》一文进行了任务驱动式的设计。从知人论世出发,介绍词作相关文化背景,逐句解析诗人情感。设计“作者为何大醉?”“作此篇,除了怀子由,还有什么原因?”等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还引入邓丽君《但愿人长久》的音乐视频,让学生伴着悠扬动人的音乐,感受诗情画意。任老师抓住“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与“人间”的含义,探究词作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及“出世”还是“入世”的人生态度。最后环节,任老师引用《苕溪渔隐丛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以名言收束,有力而有深度。
接着,备课组的其他老师进行了交流研讨。“本节课问题设计细碎,提问环节过多,基于课后思考探究的启发,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应整合成一个贯穿全词的主问题:本词涉及到几次‘问月’?在寻找分析的过程中去梳理苏轼情感的起伏变化。”“词中作者‘出世’‘入世’的价值观值得进一步研究明确。”“课堂需要有节奏,可考虑将视频歌唱部分后置到全诗讲解完成后,更能调动起学生的热情,以及课堂教学时,教师的语速可适当放缓。”……在这样你一言我一句的交流讨论中,备课组的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活动最后,教务处费丹丹主任进行了总结点评。她高度肯定展示活动中的明显成效,她希望全体教师聚焦集体备课中产生的共性问题,汇聚集体智慧,发挥集体力量,提升集体备课效率,她希望各位青年教师利用好集体备课的机会,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法走,她希望集体备课的声音还可以再“大一点”,场面还可以再“热闹一点”,希望各位老师直抒己见,用“碰撞”点燃“火花”,让“智慧”引领教学。
本次集体备课展示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真正达到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的效果。相信未来,学校各备课组的老师们会继续携手共进,进而求精,精进于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