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视域下“表达与交流”立体场域的重建
——江宁开发区学校小学部开展区教科研菜单讲座活动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为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赋能新课堂,持续提升语文教师理论素养、提高中高年段习作教学的能力,2024年10月15日,竹山小学的葛秀老师受邀为我校青年语文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
葛秀,竹山小学教科研主任,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区“姚彩霞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从教10年来,教学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先后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教学先进个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她长期研究小学写作教学,在《江苏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多篇论文分获师陶杯、黄浦杯一、二等奖,针对作文写作的公众号广受好评。
葛老师从课标出发,针对当下“重表达轻交流、重书面轻口语”的现状,从三个方面厘清了当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作文储备阶段,学生之间无交流,因此思维发展阻碍重重;在习作进行阶段,学生浅交流,限制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习作交流阶段,学生缺少真实的交流,这造成部分学生情感受挫。
针对以上问题,葛老师基于基于情景认知理论,从生活实际出发,以问题为抓手,以评价为导向,搭建出统整的立体情境场域,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能够感受习作乐趣的写作平台。
最后,葛老师以三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为例,详细展示了场域重建的具体过程。
学无止境,学以致用,每次培训都是一次沉淀与再出发,相信青年教师通过本次培训对于习作的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的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体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学校的引领下,希望青年教师们也早日迎来自己丰收的季节,在教科研方面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