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江宁区初中语文姜涛名师工作室一行7人参加了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连云港市教育学会、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主办,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百年中国语文人研究院及连云港市生命化语文研究院承办的“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学术研讨暨培训会”。来自全国各地近30个语文团队的400余名教师与会。在活动中,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姜涛开设讲座,作经验分享,工作室成员、江宁开发区学校汤晨炜老师执教公开课,这些讲座、教学展示,给与会专家和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议期间,全国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主审专家、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南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建忠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全国中语会原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顾之川先生,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师大文学院二级教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先生等语文名家做了高端学术讲座。
周建忠教授作了“语文名师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使命”的学术报告,报告扫描了语文名师团队发展的现状,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语文名师团队建设的目标和使命。顾之川教授作了“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实现跨学科学习”学术报告,解答了在跨学科学习指导中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阐释了语文跨学科学习应有态度和“跨”的路径。程翔程翔教授作了题为“谈谈‘跨学科教学’的边界”的报告,旗帜鲜明地阐释了自己的“跨学科观”——以语文学习目标为圆心,以课程内容为半径画圆,百科皆备于我。程翔认为,语文跨学科学习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的扩展式学习和运用,守住语文的阵地,这既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讲座中,程翔给出了很多有建设性价值的课例,他认为,要把语文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语文教师本就应该是个文化人。
开幕式现场,工作室主持人姜涛老师作了题为《会当凌绝顶,一览无限美》的经验分享。姜涛老师从“一套材料见文化”“一个项目贯始终”“一条射线促提升”三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建设经验。工作室聚焦“慧阅读”项目展开研修,具体内容涵盖了新课标提出的任务群,研究项目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项目研修以来,已在区域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兄弟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分站,与兄弟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研修,多次前往街道学校送教,扩大“朋友圈”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研修质量。工作室在注重专业提升的同时,还注重师德培养,实现了“经师”和“人师”的“两手抓”“两手硬”,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四有好教师”,已成为成员的“精神共识”。
10月19日,工作室成员、江宁开发区学校的汤晨炜老师执教公开课《百年中国语文史上璀璨的明星——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汤晨炜老师带领学生徜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回顾百年中国语文史,了解叶圣陶先生在百年中国语文史上的地位。接着,汤老师带着学生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欣赏叶圣陶先生照片,共同完成“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叶圣陶先生专版”。在文本的来来回回穿梭、深入之间,在语文史、美术等学科知识的支持下,学生们渐渐领会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本节课充分利用语文博物馆场域资源,带领学生游览博物馆环境、利用博物馆资源、丰富博物馆文化,在学科融合之中,完成了语文学习成果,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公开课后,姜涛老师作了题为“单篇阅读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教学的原则”的评课讲座。姜涛老师认为汤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开放性、本体性的特点,突出了单篇阅读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教学的四个原则,即,要处理四种关系:学习目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学习任务与学习资源的关系、文本解读与助读资料的关系、学习方式与学情的关系。
活动期间,工作室成员共计听课52节次,形成了多篇高质量的听课笔记和学习反思。工作室成员一致觉得,本次活动拓宽了视野,提升了高度,深化了对跨学科教学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上好一节又一节好课,写好一篇又一篇佳作。
活动虽已结束,但留给我们的收获、思考是深入的、持久的。我们惊叹于名师的成就,我们沉醉于灵巧的课堂,我们陶醉于学术的盛宴,本次活动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跨学科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指明了跨学科教学的方向,收获了跨学科教学的方法。跨学科之界,融学科之美,跨学科教学的研修,我们将继续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