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思考
2024/11/18 8:30:51  来源:赵慧  字体显示:   阅读:301

有关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思考

向树敏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说“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一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结合日常教学活动,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备课环节

1.了解学情,创设符合学生学情、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活动任务设计时要有明确的主题,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系列问题的设计需贴合学生学习情况。

2.丰富阅读材料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历史传记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课堂教学

1.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堂上,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索,大胆发言。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幽默的课前引导、贴近生活的情境营造、有趣的故事讲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语文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演讲、朗诵等活动。通过自由、开放的交流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3.开展创意阅读活动。

创意阅读是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名著、童话故事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故事背后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创意,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

4.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活动。

写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设计各类写作活动,如诗歌仿写、创作原创故事、编写剧本、进行文学创作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可以通过写信、写日记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三、评价方式

1.注重过程评价。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结果。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表达方式和创新思维的应用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可以开展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2.鼓励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评价方式应该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艺术表达等。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思维。通过合作、交流和思考,共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1581 次  |  
  • 本月访问:43451次  |  
  • 访问总数:6461679次  |  
  • 文章总数:3017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