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开发区学校(初中部)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年度量化考核实施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我校青年教师较多,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通过开办青年教师发展班,开展一些列活动,推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一支业务精、理念新、有活力的新型教师队伍,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与后蓄的力量,以确保学校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尽快实现我校“建设老百姓家门口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
二、考核目标
结合教育局对新教师的见习期考核、五年职初考核要求以及市区级“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要求,提出我校青年教师“一、二、三、五”成长计划。即一年成长(成为合格教师);二年胜任(成为学校与家长满意的教师);三年成为优秀青年教师(在本校、本片区内业绩突出);五年成为校、区骨干教师。
三、考核细则
青年教师的发展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业务发展、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和随笔反思能力的提升等。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快速发展,结合绩效考核常规要求,以学年为单位,从教学研究、教科研、读书学习和随笔反思等方面对我校青年教师的进行细化、量化的考核,把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各项活动的获奖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以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有目标、有方向、有步骤地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职评晋级、评优结合起来,激励青年教师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前进。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量化考核基础分为60分,具体项目如下——
(一)教科研方面(10分)
1.每学年至少完成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各1篇,每项计4分。学校根据每学年教研室、教科室的要求,上半年组织案例评选,下半年组织论文评选。每位青年教师按时参加两项比赛即可得8分。若推荐区里评选获奖,加+2分/次;市级获奖,加3分/次。
2.课题研究对新教师来说有难度,故不放入基础项目中进行考核。但“区优青”评选条件中需要有课题立项,因此,青年教师三年内需要有个人课题立项,此项计入考核附加项目,一次计5分,可累计。
(二)专业竞赛(10分)
每学年参与专业竞赛两次,一次计4分。学校会依据教研室的要求举办校级比赛,按时参与其中两项即可获得基础分8分。若推荐参加区赛并获奖,+2分/次;推荐市级获奖+3分/次。
(三)公开课或讲座(8分)
每学年需开设校级公开课或讲座4节次,可得满分。即每学期2节次校级公开课或讲座,1次区级公开课或讲座可充当两次校级公开课或讲座。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获奖可获得加分,1次1分,可累计。
(四)读书学习(8分)
每学年读4本以上各类书籍(3本专业类书籍+1本班主任工作类书籍),完成两篇有质量的读后感,可得满分。即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完成1篇有质量的读后感。若在校内进行了读书分享可获得加分,1次1分,可累计。
(五)听课研讨(8分)
每学年听课40节,其中须包括听师傅的课20节,记在师徒结对记录本上。即每学期总听课20节,其中听师傅课10节,教务处检查时刻同时交听课本和师徒结对记录本备查。检查中一次“优秀”的记录可加1分/次。
(六)教学反思(8分)
每学年完成教学反思4篇(每篇300字以上),即每学期教学反思2篇,可得满分。(完成“优秀”的可加1分/次)
(七)计划总结(8分)
每学年完成个人年度发展计划和总结各1份并按时上交,可得满分。即每年年初按要求制定1份个人年度专业发展规划书并按时提交,每学期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任务,每年年底汇总支撑材料、撰写年度总结并上交,此总结可与年度考核的个人总结相结合。
四、考核方法
1.寒假开学填写规划书的“计划”部分并上交,每学期末小结填写一次,放寒假前上交表格和证明材料,由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材料完成考核;
2.基础分达60分合格。在考核表前七项中有校级“优秀”记录可获得1分/次的附加分,可计算入基础分;
3.年度基础分达60,总得分(基础分加附加分)较高的教师可获评年度“校优秀青年教师”;
4.获评“校优秀青年教师”的老师可享有年底评优、晋升职称、参加区级活动等的优先权;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将会会在下一学年进行专项督导。
5.未尽事宜,请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
以上量化考核实施方案未尽之处,可以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商讨。
江宁开发区学校教务处
教师发展中心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