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号“南京市初中化学青年教师第二次沙龙活动——立足新课标如何设计课后作业做到减负增效”在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翠屏山校区举行。在南京市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陈柳青老师的带领下,浦口区教研室张尔华老师、江宁区教研室化学教研员曹美玲老师以及南京市各区县的许多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来自江宁开发区学校的化学教研组长尹士赟老师开设题为《研精覃思巧设计,提质增效重思维》讲座。尹老师从课后作业的研究背景、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常见类型和课后作业实施指导及案例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尹老师认为课后作业的整体指向应为“提质”“控量”,化学老师需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明确课后作业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此外尹老师还将课后作业的类型归纳整理为:理解、记忆、补偿、实践、整理、反思和展示表达等几种类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每一种类型作业的设计思路。尹老师的分享,让每一位青年教师真切的感受到“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设计多元有效的课后作业,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养成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接着,浦口区张尔华老师开设名为《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交流研讨——基础回归与能力拓展》讲座。张老师从“作业的功能与价值”“作业与中考试题关系”“作业设计与减负增效”“作业设计与核心素养发展”同老师们交流分享。讲座中张老师不仅跟青年教师分享理论,还通过具体事例展示课后作业的作用。张老师的分享,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无不佩服他在化学教学上的钻研精神。
活动第二环节,来自南京市各区县的青年教师交流分享各小组课后作业设计案例。交流现场气氛热烈,鼓楼区《优化课后作业》、建邺区《初中化学作业的实践与思考》、江宁区《立足新课标设计减负增效的课后作业》等课后作业的实例分享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再次直观感受到了课后作业的多样性,体会到课后作业对于提升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活动的最后,教研室陈柳青指导做总结发言。陈指导对尹老师和张老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青年教师的案例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青年教师要多思考,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精心设计好课后作业,真正实现减负增效。陈指导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化学教学一定能够行稳致远,学生的化学素养一定能获得稳步提升!
撰稿:陆文文
编辑:费丹丹
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