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寒冬,暖阳倾洒。一场线上的共读活动,如冬日的篝火,点燃了求知的渴望。为帮助初中学生在寒假期间阅读经典作品,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1月22日晚,江宁区初中语文姜涛名师工作室面向全区初中学子开展了主题为“致敬经典,师生共读”的公益送教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经典名著导读,共开课4节,由姜涛、张帆、张婧琳和邓沁四位老师执教。
姜涛老师与学生共读的课题是《那些熟悉的课文与经典的<经典常谈>》。围绕本次送教的主题,根据“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的原则,设置了三方面内容,带领学生了解《经典常谈》的特点和基本内容,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技巧:1.《经典常谈》的经典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从作品的散文化风格、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清晰的脉络严密的结构等方面介绍了这部经典的特点。2.《经典常谈》谈了哪些经典?引导学生从目录入手,按古籍“经史子集”的分类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3.如何阅读《经典常谈》?指导学生首先要通读整本书,在心中构建古代经典的大概印象;然后要进行选择性阅读,学会因趣选读、因需选读两种方法。重点以八上教材中《<孟子>三章》的深化理解为例,指导学生选读《“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诸子第十》三章中的相关内容,印证朱自清先生的观点,深化理解《<孟子>三章》的内容和写法,将对熟悉的课文的温故知新与《经典常谈》的理解内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感受到了选择性阅读的价值。
张帆老师送教的课题是《时代的痕迹,命运的车辙——〈骆驼祥子〉导读》。课堂从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入手,带领学生了解作家老舍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契机,在作品的整体感知方面为学生指明了方向。课堂任务群围绕时代与人物的关系,设计任务一:三起三落终成空,通过梳理祥子的人生轨迹,关注祥子一生中的关键节点,引导学生明晰了故事的梗概及发展脉络。任务二:浮虚幻世一场梦,带领学生厘清书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并思考造成祥子悲剧的源头,体悟老舍赋予文本的批判色彩。任务三:雁过留声风留痕,结合文本实例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明确圈点的内容和批注的形式,强调了读书留痕的重要性。通过三个任务的讲解,学生对于《骆驼祥子》形成了自己的整体认识,对于作品的悲剧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圈点批注的学习,也将为他们后期的阅读不断助力。
张婧琳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独立,是永不停止的成长——<简·爱>导读》。课堂上,张老师带领着学生踏上一场特别的文学之旅,沉浸式阅读,亲历抉择,走进《简·爱》的世界。课堂伊始,张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带领大家走进简·爱的苦难童年。身为孤女的她,在舅妈家饱受欺凌,面对表哥的暴行,同学们要做出抉择:是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不同的选择,导向不同的命运。在艰难成长阶段,面对被老师批评的“异类”女孩,以及挚友海伦离世,同学们又要做出决定,这些抉择将展现简·爱独立思考与奋发向上的一面。接着,同学们一起体验简·爱的爱情,面对与罗切斯特的地位差距,以及爱人的欺瞒,再次抉择。最后,历经流离后与罗切斯特重逢。在课堂尾声,张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文本,感悟简·爱勇于反抗、自尊自爱、追求平等的精神。
邓沁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坚毅野百合,拥抱属于自己的春天——<简?爱>导读课》。本节课以近几年国内大热的大女主剧和《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沈琼枝导入,让学生初步理解独立自主、自尊自爱、坚韧不屈的女性形象。课堂围绕“把握情节知内容”、 “沉浸语言品形象”和“了解背景悟价值”三个任务展开,环节清晰,内容丰富。首先由学生录制视频介绍小说情节,引导学生以地点整体把握小说内容。接着,借助配音秀、朗读独白、欣赏影视片段、绘制人物图像几个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简·爱形象。最后,用小视频和文字介绍创作背景,揭示小说时代内涵和意义。在任务的行进过程中,还穿插着对外国小说在读书方法上的指导,为学生自主阅读构建了学习支架。
本次公益送教活动在热烈积极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据统计,全区共有500名学生参与。在此次活动中,老师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直播工具和多媒体资源,收获了宝贵的教学新经验。同时,此次活动更是为学生们播撒了阅读的种子,引领他们在经典名著的墨香里遨游,在文字中收获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