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读书笔记
江宁开发区学校 仇捷雯
在由吴欣歆主编的《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问题解读和典型课例解析,为教育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指导框架。本书不仅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理论支撑,展示了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书中的理念和教学实例刷新了我对语文跨学科教学的认知,据此我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围绕主题源自现实生活、过程遵循实践逻辑、成果聚焦多元读写、注重引发认知冲突、外化思考过程。
一、主题源自现实生活
跨学科学习的主题设计是实施跨学科教学的第一步,而本书强调这些主题应源自现实生活。书中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社会热点、学生生活体验等融入跨学科学习中,如结合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现实问题,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学习的现实意义,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了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过程遵循实践逻辑
书中指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书中还强调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为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成果聚焦多元读写
跨学科学习的成果应体现多元读写的特点,这是本书在成果展示方面的重要观点。书中提到,除了传统的阅读和写作外,跨学科学习还应包括口头表达、视觉呈现、数字媒介等多种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读写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使他们在信息时代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书中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跨学科学习中实现多元读写的融合与提升。
四、注重引发认知冲突
跨学科学习应注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本书在激发学生思维方面的观点。通过设计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思考和分析。这种认知冲突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还提供了多种策略来引发和应对认知冲突,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五、外化思考过程
本书强调,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等方式,将他们的思考过程和成果呈现出来。这种外化思考过程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书中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跨学科学习中实现思考过程的外化和共享。
通过深入研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跨学科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我将努力将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