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领航优质课,匠心织就语文春 ——江宁区初中语文姜涛名师工作室2025新春公益培训研修纪实
2025/2/27 18:12:12  来源:赵慧  字体显示:   阅读:251

       2025222日至23日,江宁区初中语文姜涛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聚云端,开启了名师优课2025新春公益线上培训。本次活动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为主题,汇聚余映潮、李永红、肖培东、王君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语文教育名家,在一节节示范课与一场场讲座中,文本解读的魅力震撼心灵,课堂设计的巧思动人心弦,写作的密钥层层拆解,理念的启迪正悄悄发生。

余映潮老师专场:诗歌教学的深度探索

22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为授课内容,呈现了一堂诗意与哲思交织的语文课。

课堂开始,余老师介绍作者和讲解生字词导入,为学生理解诗歌筑牢根基。接着以“朗读”为轴,层层推进:从感受诗歌韵律、体悟情感起伏,到技巧揣摩、深情背诵,朗读如阶梯架起了学生与文本的桥梁。“整体评述”的环节,余老师鼓励学生表达看法,展示批注笔记,培养其自主思考与分析能力在“美点寻踪”时,师生共探诗歌意象之美、语言之精、想象之丰,整堂课流畅如行云流水,课堂生成自然如清泉流淌;最后的“哲理感悟”环节,学生以笔写心,将诗意解读与诗意表达相结合,达到了诗歌意蕴与个人成长的融通。凭借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底和切实有效的学方法,余老师引领学生沉浸文本之中探索诗歌魅力,为语文课堂注入灵魂,为师生带来一次语文学习盛宴

余映潮观摩课2

课后,余老师开始了他的题为《例说高效阅读教学的创新设计》的讲座。讲座以“理论+实践”双线并进:理论篇中,他提出“素养为本”的教学观,强调老师要善于通过语言学用、技能训练、知识积累、集体活动、审美教育等途径设计教学,同时提到语文教师组织高效阅读的关键在于训练、积累和实践活动,尤其要注意学生的读写背和批注,真正的课堂是需要所有学生参与、有明确的任务和足够时间长度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技巧和能力;实践篇则以《春》《土地的誓言》等课文为例,示范如何通过“微文写作”“细处积累”实现课堂的高效阅读训练。余老师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又有落地生根的案例,既创新又实在,给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学习的理论和可借鉴的实例,价值颇丰。

余映潮讲座2

李永红老师专场人物写作的艺术启迪

22日下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永红老师带来《写出人物特点·俗班奇人》的作文课,以极具穿透力的提问“我们班是怎样的班级”“班级故事最多的是谁”叩响创作之门。课堂的智慧在经典文本的解码中层层绽放。李老师举出阿长、小鲁迅等人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何为特色人物;又以曹文轩《草房子》中对秃鹤的描写,给学生提示写作框架;更妙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拆解”《草房子》中“秃鹤”的相关描写,解密写出人物特色的密码。最见功力的是写作支架的隐形搭建,当学生困惑于如何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时,李老师又给学生呈现了一篇学生作文示例,鼓励学生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并用一两个故事展现这个特点。这种在思维碰撞中自然生长的写作能力,恰如春风化雨,让每个孩子笔尖都绽放出独特的人物之花。

IMG_256

课后,李老师带来了关于“人物叙写”的主题讲座,以其丰富的写作教学实践与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李老师不仅强调了观察生活与抓住人物特点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还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多角度叙述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讲座中,李老师特别以《写出人物特点》的研究为例,详细阐述了他的“生活化作文探索”之路,从解决无米之难“研发落地课例”,再到“概念统领共生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作文教学的探索经验。李老师表示课堂交流展示是写作的催化剂,让思考可见,让成长可触。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他更呼吁教师“以变应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在传承与创新中守护语文的温度。

李永红讲座2

肖培东老师专场:散文与生命的对话

2月23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呈现了一堂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示范课《好一朵木槿花》。这堂课既展现了散文阅读教学的艺术,更在文字深处唤醒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1740575227735

肖老师摒弃常规上课套路,以标题为抓手,让学生找出适合添加标题在结尾的段落,带领学生在寻找分析语段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木槿花的调皮与坚强,同时肖老师还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联系校园中的树木,体悟木槿花的生长环境,感受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课堂最精彩的环节是让学生为文段“加标点”,肖老师通过文本标点的不同,引导学生触摸文字温度,体会作者情感由惊喜到惊讶再到震撼的变化,将语言品析与情感体悟自然交融。“好的语文课应该像木槿花一样,既扎根文本泥土,又向着精神天空生长。”这正如肖培东老师的课堂,让散文教学既保持文学审美特质,又架设通往现实生命感悟的桥梁。

在课标的引领下,语文课堂如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语文教师探索与实践的核心议题。肖老师在讲座中谈论起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面对众多的教改热词,一线教师往往感到困惑,甚至“失去了感觉”“看不清方向”他坦言:要从文本出发,深入挖掘文章内涵教学实践中,若一味追求情境的繁复设计,却疏于深耕文本的褶皱、细嗅语言的芬芳,课堂终将沦为“表面的喧哗,深处的荒芜”。讲座中,肖培东老师以《猫》的课堂为镜,照见语文教学的澄明之境。他强调语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打捞情感暗流,情境创设如春风化雨,自然融入文本肌理:一句对话可成思辨的引线,一个细节可作情感的火山。唯有如此,课堂方能既有“学习的喧闹”,更有“思维的沸腾”,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1740575801430

王君老师专场文言文教学的青春密码

23日下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孙权劝学》。她首先引导学生以“劝”字入文,通过小群文阅读、聚焦式阅读、有针对性的阅读、联系生活等方式,在互动中探讨孙权的劝勉艺术,提炼“有效沟通五策”;其后王君老师围绕着吕蒙与鲁肃的交往,链接课外故事,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心理活动、提炼人物形象。王老师精心组织学生角色扮演,设计人物语言及动作,实现了一场跨时空的思辨对话,体悟吕蒙的闪光点;最后王君老师链接濡须之战,带领学生揣摩曹操的心理动态,学会审视文言故事中的三国人物,感受他们的枭雄气度、雅士情怀、文人风范,从而向古人学习,在生活中做到不被情绪掌控,能理性而客观地对待人和事。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在王君老师温暖的鼓励和热情的感染之下,同学们领略了古人之间的语言和交往艺术,赶赴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思辨浪潮。

IMG_256

课后,王君老师带来了题为《把自己训练成为语文活动的设计高手》的讲座。王君老师指出,面对如今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语文课堂始终要秉持“守正与创新”的理念。她解读了“青春语文”团队创新的三大意识:即“选择文本的意识”“解读文本的意识”及“主题聚焦晾晒意识”,她倡导用人的眼光看文本,赋予经典时代意义,并强调语文教育应赋能学生幸福人生”,与会教师无不为其教育情怀所动容。讲座最后,王老师传授了几个课堂教学的小妙招,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从“语文教学”迈向“语文教育”,这一转变意义深远,它让语文真正成为塑造学生灵魂、助力学生幸福人生的有力工具,一字之变,却是语文人永恒的追求。

王君讲座4

名师们的课堂或深耕文本,或链接生命,或贯通古今,面对当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堂,他们的课和讲座也带给工作室老师们带来深刻的启发:张帆老师感叹余老师的设计既深化了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他以朗读为轴心,象征为纽带,生活为情境,读写为延伸,构建了“感悟—思辨—创造”的立体课堂,在自然纯粹的课堂中呈现了教与学的美感!

赵慧老师则认为余老师的课堂不仅始终以学习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还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解决基本字词句的积累认记,她用“实在”来评价余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赞叹活动设计不仅难度螺旋有梯度,还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听说读写进行整合后在每个板块中既有侧重,也有融合……

武雨桐老师赞同赵老师的看法,同时指出语文课程体现工具性的意义所在,课堂还是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听说读写整合有序,难度逐步提升,尤其要重视思维训练。

IMG_7067

汤晨炜老师表示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在文字里来回穿梭,用好“听、说、读、写”这些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只有把基础打得扎实,才能继续提升学生的思维。

刘柯云老师特别分享了自己听课时体会到的美感。名师们带领大家在繁杂纷乱的教学道路中选择了最清晰的一条路,帮助我们看清楚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语文活动应该做什么。语言运用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容忽视的,围绕语言运用开展的活动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文学常识更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传递给学生的,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

邓沁老师尤其关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告别了教师碎问碎答和不断催促后,学生才能沉浸在自己的听说读写世界里,感受语文的魅力。看似平常的背诵、记笔记,却是真正将教学落到实处。

丁晨曦老师强调要杜绝碎片化的提问,尽量多使用集体活动,最大化的利用课堂的时间。课堂的训练是重中之重,每一个训练都要落到实处,不要吝啬给学生时间,时间是学生的,不是教师的。

张蒙老师谈到,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教师应该多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耳濡目染,得到美的体验;语文教学设计要贴合单元主题,设计要以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为主线,倡导集体活动,不同活动板块要有层次,注重活动小结,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时间。

IMG_7066

新春伊始,东风骀荡启新程。各位老师以优质课堂为舟楫,以“教育无界”为云帆,借智慧与情怀为经纬,在语文教育的瀚海中劈波斩浪愿语文课堂之上,理念的新绿不断破土萌发,师者以赤诚浇灌,终成滋养性灵的沃土——此间匠心所至,皆是语文的春天。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1246 次  |  
  • 本月访问:79621次  |  
  • 访问总数:6869366次  |  
  • 文章总数:3175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