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管理>>正文
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承办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2025/4/4 18:52:11  来源:小学教务处  字体显示:   阅读:218

聚焦结构化教学 学生深刻理解而教

——记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承办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个万物生长、思维绽放的春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也迎来了新的探索热潮。2025年4月3日,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顺利地开展以“为促进儿童深刻理解而教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特级教师、江宁区教研室副主任戴厚祥开发区学校副校长李勇、副校长李晶晶以及区内小学数学教师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课堂教学展示

开发区学校王云逸、赵雨欣、程颖及潭桥小学张震四位教师带来了四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例。

王云逸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认识三角形》一课课上,王老师以生活元素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通过三角形图形的辨析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形概念内涵。在“认识高”的教学环节,借助直观演示与分步指导,带领学生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细致讲解画高方法,从概念拆解到操作实践,层层递进。整堂课注重知识的“深入浅出”,既关注数学本质,又贴合学生认知特点,让抽象的几何概念在互动探究中变得清晰可触。

赵雨欣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一课。赵教师凭借精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不会画图主动要求画图”的过程,让线段图的价值在深度体验中自然明晰,充分体会线段图在解决问题时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优势。课始,呈现问题后,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之后老师展示了没有提示下的三份学生作业:一份错误的,一份列式计算的,一份线段图分析的。一步步引出画图的重要性,这正是由问题引出的需求,放手让学生真正面对问题、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全面展现了学生的原始状态,让线段图在学生的迫切需求中自然走进课堂。

程颖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和的奇偶性》一课。堂伊始,教师以“转动转盘,两数相加判奇偶”的游戏切入,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总输”的困惑,自然引出“和的奇偶性”探究主题,激发求知欲。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开始研究,再到应用规律推理“多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层层深入,借助“数形结合”方法,直观理解规律本质,深化认知。整堂课以生为本,融合操作实践与数学思考,既让学生掌握和的奇偶性规律,更渗透“举例—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方法。

张震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相遇问题》一课。张老师以“相遇”概念为核心,借助手势演示、学生互动模拟“相向而行”,直观解释相遇的含义。在“我来读题”环节,通过“看一看条件、理一理关系、整理情境”三步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线段图绘制,对比文字与线段图的呈现效果,让抽象问题可视化,为理解相遇问题奠定基础。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融合直观演示、互动探究与思维训练,不仅让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还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模型意识,举一反三,更渗透了“认真读题—整理条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路径。

专家点评环节

最后,江宁区教研室主任戴厚祥老师对四节课进行深度点评戴主任围绕结构化教学的角度展开课例评析,从知识讲解细节到课堂评价优化,肯定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扎实,细致入微,深入浅出,真正地做到了为促进儿童深刻理解而教。同时,对在场的所有数学教师提出专业发展的建议和期许,老师们受益良多。

此次活动,以课堂实践为基,以专家点评为引,为教师们铺就专业成长之路。期待教师们以此为契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深耕细作,让数学教育既充满理性思维的张力,又洋溢启发智慧的温度,为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筑牢根基,共同谱写小学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1398 次  |  
  • 本月访问:79773次  |  
  • 访问总数:6869518次  |  
  • 文章总数:3175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