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京市科研引领乡村美育发展科研现场会活动
2025年4月21日,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科研引领乡村美育发展科研现场会活动暨南京市江宁区初中美术金祎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我校东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科研引领乡村美育的未来发展”展开,由我校东校区和江宁区初中美术金祎名师工作室承办。南京市教科所党支部书记朱小琥、乡村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刘永强老师,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江宁区教研室中学美术教研员刘小康老师,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党总支书记赵有明书记、严华琴副校长以及全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江宁区初中美术金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课例展示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王亚军老师、南京市竹山中学张祖峰老师、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李昊晨老师、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金祎老师分别执教了《劳动赞歌》《辛勤的劳动者》《关注你我他》《动感生活》四节七年级美术示范课。
王亚军老师通过名画解说赞劳动,巧妙搭建 "形式鉴赏—比较分析—情感感悟" 的赏析阶梯,让学生在“名画解说”中与名作展开深度交流。
张祖峰老师通过镜头语言颂劳动,将学生分成导演组、摄像组、配音组,以真实情境驱动协作,“让镜头说话”,让课堂成为充满掌声的小剧场。
李昊晨老师以人脸识别技术为引,围绕“如何捕捉人物神韵?”等核心问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读懂肖像“你我他”。
金祎老师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学习任务,开展“欣赏感悟—观察探究—创作评价”进阶式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校园生活速写集定格校园时光。
专题交流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赵子杰老师带来了《屋檐下的美术课——核心素养导向的乡土美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详细介绍了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乡土美育实践模型建构,展示了本校乡土美育的开展成效。
高淳区漆桥中心小学李逢斌老师作题为《?知美育美 向美而行——“文化理解”视域下的田园美育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分享了乡村学校在版画教学中融合地方文化、进行美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为在场教师提供了美育实践“在地化”与“生活化”的参考范式。
专家指导
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中学美术教研员刘小康老师认为,要在深入学习艺术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尝试,要呈现美术学科性,积极探索初中美术新教材的课堂实施路径。
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指出科研对于美育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在美术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将科研与美育相结合,将科研引入具体项目中,以探索乡村美育未来发展的路径。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本次活动课例丰富、深度交流,探索了苏少版初中美术新教材的课堂实施路径,在乡村学子心中绘就“向美而行”的底色。今后,工作室将继续通过开展美育科研等活动,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勾勒乡村美育的创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