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开展主题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传承红色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组织七、八、九年级学生分批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农业劳动、安全演练、红色教育等多个主题,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劳动价值,在挑战中锤炼意志品质。
学校德育处联合各年级组、班主任及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了为期数周的精心筹备。安全保障是本次活动筹备的重点工作,学校通过安全专项会议、班会、家长群、活动前动员大会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过程中为每个班级配备了至少两名带队教师,并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随队,确保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为安全顺利开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保驾护航。
4月30日,七年级学生来到丰硕农场,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劳动实践之旅。在农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参与了制作竹筒饭、植物锤染、栽培番茄苗、混制培育营养液以及参观动物农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制作竹筒饭时,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将浸泡好的糯米和各种食材放入竹筒中,再用炭火慢慢烘烤,他们学着新的烹饪技能,也体会着食物的来之不易;植物锤染活动中,学生们感受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他们用植物的茎叶作为染料,通过敲打、浸泡等步骤,将白布染成各种美丽的颜色;“左手扶苗,右手覆土,番茄苗要和营养杯口平齐!”学生化身“小农人”亲身体验植物栽培的科学方法,他们认真测量、调配营养液,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参观动物农场时,学生们则近距离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在与小动物们的亲密互动中增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回忆起这次活动,许多学生都提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周梦琪同学说:“在制作竹筒饭和培育营养液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准备食材,有的负责调配营养液,大家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让我明白,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同时,她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希望下次同学们可以紧跟队伍、尽量不乱跑,这样一定就会有更优质的体验效果。”
八年级学生于5月19日来到石塘人家,开展了以灾害演练和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们模拟了地震逃生、大巴车应急撤离、反恐自救等场景。逼真的烟雾环境中,大家弯腰捂鼻、沿墙摸索逃生出口;面对“歹徒袭击”,学习利用书包防护要害部位,掌握基础防身技巧。学生感慨道:“原来冷静和知识才是危险中最大的武器!”
下午,学生们转战石塘人家,参与“鼓动人心”“飞盘竞技”等团队游戏,并在红色革命纪念馆参观中共一大红船模型,聆听革命历史讲解。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观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被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所感动。陈诺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时,我看到了许多先烈们用过的物品,听了他们的英雄事迹,我深受感动。我们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增强了危机处理能力,同时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部分学生在团队游戏中暴露出急躁情绪,但通过教师引导,亦逐步学会倾听与配合。
作为初中生涯最后一次社会实践,九年级活动以“劳动铸魂,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旨在强化吃苦耐劳品质。
4月28日,在铜井基地,学生们体验拉犁耕地、挑扁担运粮、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尘土飞扬的犁地现场,男生们肩扛麻绳奋力前行,他们合力推动犁具,在土地上翻耕出一道道沟壑,女生高喊加油,尘土飞扬中齐唱《黄河大合唱》,再现“虎门销烟”般的热血场景;挑扁担环节,重在考验学生们的体力和耐力,他们肩膀被压得生疼,在田间小路上艰难行走,但无一人轻言放弃。
下午的“长征路”徒步将活动推向高潮。15公里“微长征”途中设置“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关卡,学生互系“同心结”闯关,陡峭的山路上,学生们相互搀扶,高唱红歌,用脚步丈量信念。结束后,楚强同学哽咽:“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对先烈牺牲的回答!与先烈的长征相比,我们的困难微不足道。唯有努力学习,才对得起他们的牺牲!”
通过这次铜井基地的实践活动,九年级的学生们不仅体验了农耕劳动的辛苦,还传承了长征精神,锤炼了意志品质。他们表示,要将在活动中收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拼搏,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和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走出课堂的探索,更是一场身心的成长洗礼。七年级播下劳动的种子,八年级筑牢安全的盾牌,九年级传承精神的火炬——三个年级阶梯式推进,构建了我校“实践育人”的完整链条。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内涵,让教育在知行合一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