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宁开发区学校首次少先队校外辅导活动顺利开展
周六下午,成老师带着我们去信鸽养殖基地,参加江宁开发区学校的首次校外辅导活动。
到基地后,信鸽协会的专家王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鸽子吃什么。老师拿来一个盆子,里面装着五谷杂粮。老师让我们分辨种类,我知道的有玉米、芝麻,没想到还有红高梁、黄高梁、蚕豆……王老师又告诉我们,鸽子每个星期都要洗澡,而且都是自己洗。他还现场演示了一下鸽子如何洗澡。 王老师端来一盆水放到鸽笼里,那些鸽子就把头伸进水里,用翅膀扑腾几下,身子就干净了。
接着,老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鸽子。先围着鸽笼摆放了若干个凳子,中间的鸽笼里装了4只鸽子。老师还教我们怎么抱鸽子。首先让鸽子的头对着自己,再把它的尾巴、翅膀和爪子理好、托住,最后托住它的头就可以了。我们抱的时候发现,小信鸽的翅膀尖儿出奇的长。老师说:“这是飞羽,如果把它剪掉,它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我们仔细观察它的翅膀发现,里面的毛还没长。老师解释道:“鸽子里面的毛是最柔软的毛,鸽棚里面到处都是这样的毛,这种毛很细小,可以保温。”我们在鸽棚里还看到了许多装着小石子的盘子。王老师说:“这些石子是用来帮助鸽子消化的。它吃下去的东西是不能直接消化的,还需要吸吮一些石子帮助消化。”
最后我们去了奖杯陈列室,看到了“蓝天鸽后”的照片。据基地的主人介绍,“蓝天鸽后”可厉害了。之前它被小偷偷走过,不过它只认自己的出生地。小偷还没得意多久,“蓝天鸽后”就自己飞回来了。于是我们纷纷抢着和“蓝天鸽后”的奖杯拍照片。希望下一次来观察时能看到“蓝天鸽后”,因为,这次它正在“家里”休息呢! 徐琪灵
三 (2) 中队
观少先队校外鸽子基地有感
我以前特别想看鸽子,只是没有机会,现在有机会了非常期待这次参观。今天成老师带领了7位同学一起来到了这美丽的地方,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排排鸽笼,“哇!白色、黑色….的鸽子,不计其数”我说,白的就像雪山一样。我惊奇的发现鸽子的眼睛非常有神,有红、白两种颜色;血统也有很多。这里有几颗蛋,白白的,这是什么呢?这时一位叔叔说:“这是鸽子蛋,只有几克重,还可以吃呢!”随后我又知道鸽子是吃五谷杂粮的,跟我们人类吃的一样,只不过幼小的鸽子是它们爸爸妈妈喂的。
鸽子不仅能传信,还能参加比赛呢,有200公里、500公里等,参观的时候还知道了哪种鸽子参加比赛获得了冠军呢!这种比赛不仅在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呢。不知不觉,这次的参观已经要结束,这次收获很多,我留恋忘返,多想在这多待一会啊!
谢雨泽
三(2)中队
周六下午,成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董子涵同学家的信鸽养殖基地,还特地邀请了信鸽协会的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关于信鸽的知识。
原来信鸽都是从硬币大小的鸽蛋孵化出来的,不但鸽妈妈要孵蛋,就连鸽爸爸也要孵蛋呢!小信鸽出生一周以内就要带上它们的身份证-足环,否则小家伙长的太快就戴不上了。最神奇的是信鸽们的记忆力也非常好,能一直记得它们出生的家。
王老师还告诉我们,信鸽的食物主要是五谷杂粮,它们的纪律性非常好,不到吃饭的时间是绝不会吃东西的。因此,信鸽们才会身体矫健,才能飞得更快,更远。信鸽们还非常爱干净,自己每周都会洗澡,把羽毛梳理的干干净净的。
可是信鸽的身体也非常脆弱,羽毛一旦被折断,就不能长回来了,再也不能在蓝天翱翔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爱护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
今天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没有见到“蓝天鸽后”,非常期待下周能一睹她的风采呀!
海静姝
三 (1)中队
参观信鸽养殖基地
--记江宁开发区学校校少先队校外活动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成老师带领着八名少先队员,前往董子涵同学家的信鸽养殖基地,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校外少先队活动。
到达信鸽养殖基地后,信鸽协会的王老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信鸽的基本情况,信鸽又称“通信鸽”,在古代是用来送信和传递紧要信息的,而现在它们主要是来参加比赛。王老师告诉我们参加比赛的信鸽一定要在小信鸽出生后的七天内,在它的腿上套上足环码,足环码是信鸽的“身份证”,没有足环码以后参加不了比赛。王老师还向我们介绍说,信鸽非常爱干净,每周都会自己洗澡;它们对吃也很讲究,一定要吃五谷杂粮才行。
介绍完信鸽,王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信鸽的“家”,它们的家是一个大大的铁笼,我们一起走进信鸽的“家”,里面有吃的,有喝的,还有温暖的小“床”,床上鸽爸爸正在孵蛋,它们分工很明确,上午鸽妈妈孵蛋,下午鸽爸爸孵蛋。
最后,董子涵爸爸送给我们每人一枚鸽子蛋,还让我们和2011年500公里比赛总冠军“蓝天鸽后”合影,当然和我们合影的只是一张照片和它的奖杯,因为“蓝天鸽后”正在她的“家”里休息呢!希望下周再去的时候,可以见到我们的总冠军--“蓝天鸽后”。
(三一中队 郭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