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江宁,草木葱茏,数字浪潮与教育春风交织成歌。30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德育教研谷里片“数启文明 语润无声”专题活动在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翩然启幕。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南京市江宁区东吉湖小学副书记邓天成,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副校长王璐璐以及江宁区部分学校代表。活动将AI技术的理性光芒与德育浸润的人文温度相融,通过主题班会、艺术展演、专家讲座等多元形式,探索数字化时代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主题班会:AI赋能,护航成长
活动伊始,四节主题班会课在美术教室与录播教室同步展开。江宁开发区学校王霞老师以《AI护航成长,向欺凌说“不”》为题,通过AI模拟案例引导学生识别校园欺凌,并设计互动式“AI守护者”角色扮演,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东吉湖小学管婷老师则以《数智趣心晴,向阳乐生长》为切入点,结合心理健康数据监测平台,带领学生绘制“情绪晴雨表”,用数据可视化呈现情绪管理技巧。
录播教室中,开发区学校田倩倩老师的《数字击退暴力兽,文明赋能小使者》班会课,借助AI软件创设出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游戏体验、情境评议、小组合作等方式,揭开校园语言暴力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校园语言暴力及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掌握远离校园语言暴力的方法,懂得用语言对他人传达善意。江宁中心小学王贝老师的《AI是伙伴,学习不打烊——AI探索学习新意义》班会课,围绕AI互动场景进行多维度环节搭建,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到AI并不是万能的以及人类学习的必要性,也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AI的局限性,激发了学生在AI时代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
评课研讨:智慧碰撞,共探路径
班会课后,活动转场至一楼报告厅,与会教师围绕“数字化德育的实践与反思”展开评课。四节班会课均体现了“技术为器、德育为本”的理念,通过AI情境创设、数据互动、小程序开发等手段,将抽象的德育目标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体验,为传统班会课注入科技活力。
艺术展演:数字浪潮,润物无声
三3班许泽轩同学和三5班任馨彤同学带来的朗诵《数字浪潮里的教育新章》以激昂的语调展现科技与教育融合的未来图景,三6班舞蹈《春三月》则以柔美舞姿诠释“语润无声”的德育理念,将数字时代的理性与人文温度巧妙融合。
专家讲座:数字赋能,智管增效
下午的讲座环节聚焦数字化德育的实践路径。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德育处主任高凡以《数字赋能德育:开启德育工作新篇章》为题,数字技术通过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和优化评价,为德育工作注入新活力,提升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江宁开发区学校张李融老师在《巧用AI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能》中,探索AI赋能德育新路径,利用智能平台精准分析学生行为数据、场景化推送德育内容、个性化定制干预方案,显著提升班级德育管理效能,开启“人机协同”育人新模式。南京市百家湖小学江慧敏老师的《AI智管:解锁班级管理的高效密码》讲座,则聚焦AI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设,提出“技术赋能、情感联结”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南京市竹山小学蒋佳颖老师以《数字德育:小学班级管理的“文明密钥”》为题,结合“文明积分系统”案例,阐述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活动总结:文明为核,创新致远
活动尾声,南京市东吉湖小学副书记邓天成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数字化德育的核心是“以技术为翼,以文明为魂”,在探索AI应用的同时,必须坚守德育的人文性、实践性,让科技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无声春雨”。
此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艺术浸润—专家引领”的立体化设计,为江宁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范式。未来,区域德育教研将持续深化“数智融合”,让文明之花在数字土壤中绽放更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