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初中部)2025 学年下半年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为纲领,立足学校 “分层培养、全员提升” 教师发展理念,聚焦 “核心素养落地”“高效课堂构建”“梯队人才孵化” 三大核心任务,通过 “问题导向的实践培训 + 同伴互助的梯队建设 + 理论支撑的素养提升” 模式,推动教师从 “经验型” 向 “研究型” 转型,为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奠定师资基础。
1.基础目标:所有教师熟练掌握新学期教学常规(备课、作业设计、课堂评价等),青年教师(教龄 3 年以下)教学基本功达标率 100%;
2.梯队目标:培育校级骨干教师 12 名(覆盖各学科),完成两类(学科和德育)23组 “师徒结对” 培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较期初提升 30%;
3.科研目标:各学科组至少形成 1 个教学难题解决方案,教师按照要求撰写教学反思 / 案例,达标率 95%以上,校级以上教学成果(论文、课例)数量较上学期有所增长 ;
4.理念目标:全体教师完成新课标、新教材专题学习,80% 以上教师能在课堂中落实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
月份 | 核心 主题 | 活动 名称 | 活动 形式 | 参与 人员 | 负责人 | 具体内容 |
9 月
| 常规启动 + 理念更新
| 新学期教学常规培训 | 集中讲座 + 分组研讨 | 全体教师 | 教务处主任 | 1. 解读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 10教学常规要求;2. 邀请 2 名资深教师分享 “常规落实避坑经验”(如作业分层设计、课堂突发问题处理);3. 分组讨论本学科常规执行难点,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与路径。 |
新课标核心素养解读 | 专题培训 + 案例分析 | 全体教师 | 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 |
| ||
10 月 | 技能提升 + 骨干引领
|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 | 分学科实操训练 | 青年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1.推门听课、师徒听课研讨;2. 第 4 周开展 新教师“基本功展示”,由学科骨干教师评分,不合格者追加 1 周辅导 |
骨干教师示范课 | 课堂观摩 + 课后研讨 | 全体教师 | 分管校长;教务处主任 | 1. 每周 1 节示范课;2. 课后组织 “30 分钟微研讨”,骨干教师分享设计思路,教师提 2-3 个可借鉴细节 | ||
11 月
| 专项培训 + 梯队检查
| 学科教学难题专项培训 | 问题导向式培训 | 各学科教师 | 学科教研组长 + 外聘专家 | 1. 提前收集各学科难题,邀请区学科带头人针对性授课;2.菜单讲座;专家培训;3.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 |
师徒结对中期检查 | 汇报课 + 资料检查 | 师徒结对教师 | 教务处主任 | 1. 徒弟上 1 节 “汇报课”,师傅现场点评;2. 检查师傅《指导记录本》;3. 对 3 组进展慢的师徒,调整指导频率 | ||
教育科研入门培训 | 案例教学 + 实操指导 | 全体教师 | 教科室主任 | 1. 以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为主题,结合校级优秀案例讲解 “问题描述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案 - 效果反思” 四要素;2. 教师现场完成 1 篇微型案例(500 字以内),教科室 1 周内反馈修改意见 | ||
12 月
| 反思总结 + 成果梳理
| 教学案例研讨与优化 | 分组研讨 + 全校分享 | 全体教师 | 各学科教研组长 | 每人提交 1 篇本学期 “典型教学案例”(需含成功 / 失败案例),学科组内互评,选出 3 篇校级优秀案例; |
师德专题培训 | 故事分享 + 承诺书签订 | 全体教师 | 德育处主任 | 1. 邀请师德标兵、德带分享 “后进生转化”“家校沟通” 等真实故事,聚焦 “师德践行细节”;2. 教师签订《新学期师德承诺书》 | ||
1 月
| 年度总结 + 规划衔接
| 校本研修年度总结与评价 | 集中会议 + 量化评分 | 全体教师 | 分管校长、教师发展中心 | 1. 通报本学期研修数据(如教师参与率、优秀案例数量、青年教师达标率);2. 按 青年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进行年度考核,评选 10 名 “研修先进个人”;3. 公布考核结果,制定寒假补修计划(需完成 2 篇新课标学习心得) |
下学期研修规划研讨 | 分组讨论 + 汇总定稿 | 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代表 | 分管校长、教务处主任 | 1. 各组结合本学期问题(如 “跨学科教学实操难”),提出下学期研修需求;2. 确定下学期核心主题(“跨学科教学实践”“作业设计优化”),初步拟定 3 月 - 6 月活动框架 |
1.做好制度保障。以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为标准,严格按计划执行各项工作,每次校本研修活动做到精心谋划、提前部署、认真考勤、及时总结、规范考核。
2.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3.做好时间保障。每次校本研修活动严格按计划时间进行,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保证活动效率,不拖延,不影响老师正常教学工作。
4.做好后勤保障。做好来校指导专家和参培教师的就餐、活动场地、设备配置等后勤工作,提前做好预案,保证安全有序。
5.做好培训质量保障。以自愿参与、择优选聘方式精心安排指导老师,群策群力选择合理有效的培训形式,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保证参培教师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