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明校园>>教师发展>>正文
以研促教启新思 凝心聚力共成长
2025/10/28 15:25:03  来源:费菲  字体显示:   阅读:104

以研促教启新思 凝心聚力共成长

——江宁区开发区片“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纪实

为深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搭建区域内初中数学教师交流研讨的优质平台2025年10月21日下午,由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主办、江宁开发区学校精心承办的“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在学校报告厅顺利举行区教研员陈冬、李巧娣、区教研室副主任曹小龙莅临指导,江宁开发区片七、八年级数学教师及五年职初待考核老师齐聚一堂,围绕“苏科版教材重难点突破与高效课堂构建”展开深度探讨,活动内容充实、交流深入,成效显著

descript

descript

本次活动以“示范课展示+集中评课+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江宁开发区学校的胡彦老师和刘畅老师分别执教《等式》和《勾股定理》两节研讨课。两位教师紧扣苏科版教材编写理念,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情境,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探究活动,体现了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实施水平。

descript 

胡彦老师执教的《等式》,从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又以生活中的“天平平衡”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自主添加小球与砝码让天平保持平衡,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等式的基本性质。课堂注重启发引导,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初步过渡,体现了“生活数学”向“模型数学”的自然转化。

刘畅老师执教《勾股定理》,以“你对直角三角形有哪些认识?”引发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进而提出关于三边关系的猜想。通过方格纸面积计算、全等直角三角形拼图等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感知走向逻辑推理,完整经历“发现—猜想—证明—应用”的数学认知过程。课堂凸显了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后续几何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思维基础。

descript

课堂展示结束后进入了评课环节,专家们从教学理念、课堂实施与思维培养等多角度进行专业引领。

descript

区教研员李巧娣对《勾股定理》一课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学习单在引导学生探究中的有效运用以及本节课中将第一、二节内容整合设计的思路,指出定理获得的过程是需要完整的,应经历发现——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同时对参与活动的数学老师提出了教学意见和方向:教师应重视定理教学的完整过程,避免“重结论轻过程”。

曹小龙副主任在点评《等式》时强调,该内容教学应体现“唤醒—再认—生长”的认知路径,帮助学生实现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的思维转型。他赞赏本节课教学层次清晰、留白充分,实现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的深度融合,同时建议在难点突破方面加强梯度设计,为学生搭建更有效的认知阶梯。

descript
在课题研究讲座环节,两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研究成果,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多维度的教学启示

descript

将军山中学吕泽媛老师的《从“算出来”到“用出去”——勾股定理教学的一点思考》,从“聚焦素养,明确教学目标——纵横联系,明察教学难点——知易行难,为何止步于“算”——知行合一,在真实“运用”中赋能——格物致知,在深度“运算”中明理——教学相长,走向核心素养的知行境界”几个维度展开分析,通过对比新旧教材的设计,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实现从“学会计算”到“学会运用”的能力跨越。

将军山中学的王安瑛老师的《从“算出来”到“找关系”——等式与方程教学的一点思考》,从“新教材核心变化梳理——变化的本质与导向——日常教学实践”三个维度展开,系统梳理了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与理念导向上的变化。她指出,概念的生成应由“定义呈现”转向“本质探究”,课堂教学应突出算术方法与代数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关系思维”,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descript

活动最后,区教研员陈冬老师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提优补差的有效融合。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家引领与专题研讨的多维互动,深化了教师对苏科版新教材的理解,在重难点突破策略与课堂实施路径方面形成了区域共识,为等式与方程、勾股定理等核心内容的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了专业支撑,也为后续片区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8877 次  |  
  • 本月访问:32724次  |  
  • 访问总数:8026077次  |  
  • 文章总数:3325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