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开发区学校北京东路小学江宁分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夏季)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优化学校体育器材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3.通过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2、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情况,在校学生期刊,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活动的形式。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和内容,将体育融为一体。
四、活动安排
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7:50至8:30。
第一部分:整队、进场 (5分钟)铃声响后,同学们随着音乐整齐的走出教室。
第二部分:整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入操场指定位置准备做操。(2分钟)
第三部分:广播操《希望风帆》。(4分钟)
第四部分:自由活动----游戏(24分钟),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操场做游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或游戏(内容是可变的,班主任选择后上报体育组,选用轻快、活泼的音乐)
第五部分:结束部分----整队、退场(时间5分钟)。同学们随着音乐有秩序的走进教室。
五、组织机构
组长:张怀宝
副组长:贾敏、张焱、戴勇
成员:各班主任和配班老师
六、游戏项目
项目一 运软排接力
班级成两列纵队,两队相隔10-15米,一队排头将球抱住跑至另一队交给另一队的排头,然后到队尾排队,依次进行。
项目二 搭桥过河
班级成两列纵队,面对面站立,一队排头持两个呼啦圈,将呼啦圈向前交替摆放人只能踩在圈中向前走,到另一队的时候交换,两队依次进行。
项目三 小跨栏
班级成两列纵队,两队前各放三个小跨栏,学生听开始口令,依次跨过三个小跨栏跑到标志桶处再绕过标志桶跑回本队和下一个同学击掌然后下一个同学开始跑,依次进行,跑完的同学回到队尾等待。
项目四 运输忙
班级成两列纵队,两队前各放四个实心球,听到开始口令,学生跑过去将第一个球抱起放在标志桶处,每人依次拿一个,球拿完后下面的同学将标志桶处的球依次抱着放回原处,结束的同学到队尾等待。
项目五 穿山洞
班级分成两列纵队,面对面站立,手牵手,放两个呼啦圈,在手不断的情况下让自己穿过呼啦圈依次接力。
项目六 青蛙跳
班级成两列纵队,队前分别连着放四个呼啦圈,学生连续并脚跳过四个呼啦圈,然后绕过标志桶往回跑与下一个同学击掌跑回队尾。击掌后下一个同学跑出,依次进行。
一年级1、2班活动项目为一
一年级3、4班活动项目为二
一年级5、6、7班活动项目为五
一年级活动场地为本班做操区域
二年级1、2班活动项目为四
二年级3、4班活动项目为六
二年级活动场所为本班做操区域
三级1、2班活动项目为三
注:每个年级的项目一周轮换一次,器材由体育组提供,有不懂的可到吴杨老师处咨询。
七、制度建设
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八、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九、大课间辅导员老师职责:
1、室外体育活动,必须跟班到位,协助班主任组织大课间活动,并监督学生活动安全。
2、协助班主任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
注:如遇雨天,大课间活动在室内举行,活动的内容有:讲故事、阅读体育杂志、课外书籍、诗歌鉴赏、室内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