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小培训感言之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北京东路小学培训感言
数学教师:尹沙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我在北小学习两周后对自己的告诫。听了吴校长和各年级其他老师的课,结合自己想法,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感受。
一、业精于勤:把家常课当做公开课来上,始于意识,终于行动。
1.课前备课设计好板书,课上在学生面前示范时写好每一个字。板书给人的感觉是有规划有目标的,书写态度也十分认真。这是我欠缺的地方,我要学习。
2.课堂语言富有感情,有多年自带的功力,但能让人感受到那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课堂用语基本无废话,有效评价,有效提问。给人很专业的感觉。
3.作业的布置。课堂的最后老师把作业很系统的布置给了学生,并且要求很明确。可以看得出老师对当天的教学是准备充分,并且有自己想法的。我需要给自己一些压力,每天做好日常的工作,不随便上课,用上公开课的心态上好每节家常课。
二、行成于思:整理课堂实录,反观课堂。
课后反思——第一步,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课堂实录,这对北小的老师来说是真实发生的。我们惊叹贲特将课堂实录整理成书,并伴有深刻的思考,我们也曾在心理这样想过,我也要试试看。想要自我提升,我想当下可行的事情是,整理课堂实录。在这个过程中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手机录音,然后使用软件转文本。我们数学组用过的是(讯飞听见),现在市场上有录音笔有直接转文本功能,包括我们的手机也可以,如果你有想法没有实现,只要努力思考一下,很多时候都很容易解决。
第二步,自我反思。反思有深浅,思想层次都是由低到高的,努力想努力写。开始是碎片化,就是就一个问题进行反思,逐步的形成专题话反思,就一个大问题进行反思。这个过程是对自己课堂的关照与思考,以自己的立场去解读自己的实践,与自己展开真实的对话,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迷惘。
第三步,我与自己同课异构。这样的过程我们要走刻意为难自己的勇气,刻意最终会形成习惯,成为自己钻研的方式。如果我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没用错的话,这应该是我们老师“元认知”的过程吧。自己发现自己自己创造自己。
给大家看看贲特的课堂实录加反思。(图片)
学为中心直抵教学的本质与核心,教学就是要实现真正的学。学为中心的深处是学生,是儿童。我对学为中心的理解是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实现真正的学。这与流行很火的思想本质相同,“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这也是北小最近深度探讨的“深度学习”。深度学离不开深度教,深度教离不开深度思。
北小培训感言之二
情致交融,和谐共生
—北京东路小学培训感言
英语教师: 雷婷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学校老师有了宝贵的脱产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地点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北京东路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近几年来,北小在孙双金校长的带领下以“情智教育”作为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创设情智课堂,培养情智教师,塑造情感和智慧和谐共生的学生,努力实现北小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和谐发展。 “情智”两字取自于“含爱生情怀,有育人智慧”,这是柳斌先生在2001年给新世纪教师的题词。两周的学习时间里北小浓厚的文化氛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每个周一,都有一位学生用悠扬的钢琴声伴着所有师生进入校园,愉悦的开启一周的学习生活。校门口的荣誉榜每天滚动播放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获奖名单,有时是一周文明学生的照片等。这些不仅是对获奖学生的肯定,也是对未获奖学生的一种无声激励。入眼可及的廊柱上都悬挂着书法作品,上下楼梯的过道上也悬挂着经典的古诗词。在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读背古诗词的声音,满满的文化气息是对学生最好的无声熏陶。
到北小最大的任务是要进行业务学习,我所跟岗学习的老师是林丽老师 ,她是一位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非常丰富的英语教师。听了两周林老师的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 学生语言输出量大
林老师的课堂上一开始的固定环节就是Free talk,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前交流,这个平常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用,但林老师的课堂这个环节明显效果更好,老师在孩子回答后还会有不停的追问,这样师生间的话轮就增加了,孩子也能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我们大多数老师可能很少在学生回答后会去追问学生,这一点是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借鉴学习的。有效的追问不仅能延续师生间的话轮,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而且林老师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去补充一些课外的词汇,长此以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的语言词汇能迅速的积累起来。我们其他教师也应该具有这样拓展词汇的意识,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教学。
2. 情境的创设合理真实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我们该用怎样的句子和语气去和别人交流。林老师的课堂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师生间或者生生间的交流对话是言之有物,合情合理的。在平常的一些听课活动中,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明知故问式的对话,也就是说教师提供的对话情境不合理或者不真实,例如:老师已经知道这个孩子的名字了,但为了教学的需要上课时还问这个学生“What’s your name?”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个句子只有在你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时才可以问。不合理不真实的情景会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甚至会误导学生。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在给学生提供对话情境时应该要考虑清楚什么样的情境需要用到此类对话,提供的场景需要合适,而不是随手拿来别人现成的东西就用。
3. 课堂评价及时并具体
在课堂教学中总少不了课堂评价的存在。在听了林老师的课后,再想想自己平时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评价好像做得并不是太好。首先,评价的不够及时。其次,评价的语言不够具体,太表面了。在林老师的课堂中,总能听见她独树一帜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用词很精准的时候会听到她说“I like this word.”在听到学生模仿跟读很到位的时候,会听到她说“Great! You read so well, just like the recorder.”等等。其实在这丰富的评价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是教师极强的教学能力和语言能力。所以,如果想要在课堂上能够进行自如的课堂评价,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语言素养。
4. 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
毋庸置疑,林老师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魅力的老师,她的教学风格也充满她的林氏特色,具有超强的表现能力,标准的发音,夸张的肢体动作非常能抓人眼球,什么样的课到了她那里,总能上的精彩。另一方面,林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总能别出心裁,上出新意,这和老师课后所花的功夫和心思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应该要不断的学习,多听课,听不同层次的课以开阔眼界;多上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多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次的北小之行是对我的一次激励,要想成为更优秀的教师,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北小培训感言之三
北京东路小学培训感言
语文教师:张颖
为期两周的北小学习之行已经结束了,没去之前觉得两周时间挺短,去了之后发现确实太短。每天一早便匆匆赶上地铁,迈进北小的大门,自己的心态和身份似乎又重新被定义回了实习生。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在北小的两周还需兼职二3班的代课老师。确实是有负担加重的“不幸”,但也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北小的孩子,那些让我们好生羡慕的绝佳生源。这段时间,这些小小骄子们的作业和书写,确实很漂亮,课堂上的表现也很灵敏。但你会发现,在他们之中,也有作业不交需要跟着催的,也有上课时窃窃私语的,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生同学矛盾的。绝佳的生源并不代表不会犯错,拥有绝佳的生源也不代表没有琐碎的烦恼。
穿梭在北小的走廊间,你会发现来往的孩子会向你行礼问好,也会发现有老师吊高了嗓门在斥责;会有精神奕奕的气质名师与你点头微笑,也会看到愁眉不展的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门牙断裂……其实,生活从来就是这样,唯一能改变的便是你的心态。
很幸运,我在北小跟学的是朱萍老师,江苏省的语文特级教师。如果你非得问我和特级相处是一种什么感受?我觉得真的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两周的朝夕相对,她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和大多数普通老师一样进班改作业,揪着学生的默写,拍照给家长留言。她也会和我抱怨,班里有哪个哪个孩子要让她崩溃了,但是,她转念就会想出“进攻学生,胁迫家长”的方法。她也会有筹备公开课之初的困惑,也会去打磨课堂,从不成熟到成熟,一切都那么普普通通,那么真实。那么,这两周究竟你跟着特级学到了什么和专业有关的东西呢?特级的课堂相对随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开发和研究,当然这种云淡风轻的高度,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却能给自己提个醒,你是在做教育,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
在北小,我还发现一个现象,相对的成熟些的教师反而会踩着高跟鞋上班。深深敬佩勇气的同时,我也在想如果一个女人,每天愿意打扮的美美的来上班,她会不热爱工作和生活吗?
谢谢学校给我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一点浅薄真实的感受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