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学管理>>正文
灵动课堂,展现你的美--记音乐教研组教研活动
2019/3/10 20:14:20  来源:教务处  字体显示:   阅读:3581


37日,开发区小学音乐教研组公开课教研活动如期举行这次活动我们请到小学音乐教研员褚红芳主任来校指导,我校全体音乐教师参与评课,陈晨教师精心准备,展示了精彩的音乐课堂。

老师的《月亮钩钩》利用视频导入、新课教学、重难点讲解、学生表演唱及展示等几个环节的教学,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学音乐,轻松学音乐,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IMG_3951

   课堂拓展环节,陈老师用优美的吉它声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月光中,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孩子们喜欢,老师也开心。

IMG_3952

课堂结束,我校的音乐老师们一起评课,对老师的这节课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大家相互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整个教研活动非常实效。

IMG_3956

       

《月亮钩钩》音乐教学设计

陈晨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月亮钩钩》

教学目标:1. 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和欢快地情绪演唱歌曲;

         2. 了解轮唱,初步体会轮唱型合唱的效果;

         3. 通过多种音乐活动,能展开对音乐的想象,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重难点:1. 唱准歌曲中11  4 61  6 56  4 一句及一字多音处

           2. 能够尝试用声势和打击乐表现对休止符的理解;

           3. 歌曲中轮唱部分的配合与合唱部分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动物手饰

教学过程

一、忆童谣

  1. 师简单自我介绍后,请学生欣赏一段视频。思考:视频里说的是什么季节?里面的人在做什么?

  2. 学生欣赏视频,回答问题。

  3. 师:没错,陈老师小时候就是在这样洒满月光的小院里,听大人们讲述月亮的故事,我和小伙伴们还会念起关于月亮的童谣。

二、念童谣

  1. 师跟音乐念童谣。学生思考:①童谣讲述了什么内容?②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 老师范念两种不同感觉的歌词,让学生比较那种是加了月亮和星星的效果,进而引导学生星星符号的地方要念得轻巧,月亮符号的地方要念得圆滑。

  3. 师:小朋友划着月亮船去看他的舅舅,弯弯的船儿在湖面溅起朵朵水花。请你一遍念童谣一边听一听水花声出现在了哪里?

  4. 学生跟音乐念童谣,老师用串铃在休止符的地方伴奏。

  5. 部分学生用串铃伴奏,其余学生边划船律动边念童谣。

三、唱童谣

  1. 师:其实我们念得这首童谣,它是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听一听,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什么记号?

  2. 学生初听教师范唱全曲,找到反复记号。

  3. 将歌曲分成AB两段。反复记号处为A段,剩余为B段。

  4. A段学唱:

①学生跟钢琴试着唱一唱A段旋律,说一说觉得自己唱不好的地方?

②解决难点11 461 656 4一句。(带学生唱谱,画一画月亮,找到圆滑线的感觉)

  1. 学生跟钢琴完整唱A段旋律。

  2. 学生跟伴奏音乐加上打击乐伴奏边划船边完整演唱A段。

  3. B段学唱:

①老师范唱B段,学生比较B段和A段的不同点在哪里?

②学生跟钢琴练唱B段旋律

  1. 学生跟伴奏音乐完整律动演唱AB两段。

  2. 轮唱学习

①师:舅舅打得鱼实在太多了,一条小船已经装不下了,于是他又为小朋友划来了另一条小船。请你听一听,这条小船是什么时候划来的?

②学生初听全曲范唱,找到轮唱声部

③教师带学生分析轮唱部分,问:哪一行是舅舅的船,哪一行是小朋友的船;小朋友的船是在舅舅的哪一个字开始划的?

④再次聆听轮唱部分,思考:小朋友的船是不是一直落后于舅舅呢?

学生找到最后合唱部分

⑤将学生分成两只小船,分别跟琴唱一唱两个声部

⑥学生试着合一合合唱部分

⑦师:小朋友为了能赶上舅舅的船,他在一个地方做了一点变化,请你从老师的歌声中找一找。

⑧教师弹琴范唱轮唱的二声部,学生找到“舅舅犁地”一句做了变化

⑨教师弹琴带学生唱“舅舅犁地”一句,边唱谱边做柯尔文手势

⑩第二只小船跟琴唱一唱二声部

第一只小船跟琴唱一唱一声部

两只小船分别跟录音合作轮唱部分

两组学生跟录音伴奏合一合轮唱部分

师介绍轮唱

  1. 完整表现

①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②揭题《月亮钩钩》

③学生跟录音伴奏加上声势动作和打击乐伴奏完整表现歌曲

四、演童谣

拓展: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关于月亮的童谣,我们一起听一听

学生聆听童谣

师介绍:这是以后古老的湖南长沙童谣,老人哄小宝宝睡觉的时候都会念它

学生跟着音频试着用湖南话念一念童谣

师:它其实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老师今天邀请了一位老师来给大家唱一唱,但需要你们的配合来完成,请同学们在歌曲的开头和结尾轻声念这首童谣,可以吗?

师生共同完成《月亮粑粑》

五、结束语:月亮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与感触,古人也常常借月抒怀,有苏轼的“明月及时有,把酒问青天”,也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许当你们长大后,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去生活,但请永远不要忘了故乡的亲人和这一轮皎洁的明月!(背景音乐《月亮月光光》)

《月亮钩钩》教学反思

《月亮钩钩》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想象力的歌曲。歌曲旋律采用了非常节省的音乐素材,通过反复和类似于轮唱形式的二声部合唱进行变化发展,成为一首短小而表现力丰富的儿歌。本课有一个重点节奏贯穿整首歌曲“XX XXX XX O”,每小节最后一拍都运用了休止符,使歌曲听起来更有韵味,如同朗诵童谣一般。

歌曲中的难点较多,如一字多音的演唱,轮唱跟合唱的相结合等,要想在一节课中较好地完成诸多教学目标,对老师来时是个挑战,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困难的。所以,如何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既让孩子能较轻松地掌握歌曲,又能不失音乐课的趣味性,审美性,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以朗诵童谣的方式开始我的课堂,让学生始终在歌曲节奏的韵律中,同时也解决了认读歌词的问题。歌曲齐唱部分最重要的难点就是几个一字多音处的演唱,学生不容易唱准确,唱清楚。于是我让学生在这几处用手在空中划一划弯弯的月亮,找一找圆滑线的感觉。学生在几次练习之后便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这个难点。

但是这首歌最难啃的部分便是轮唱型合唱的教唱,它同时包含了两种演唱形式。这着实让我大伤脑筋。一是教完前部分内容课堂时间已经过半,后面轮唱部分可能会来不及教,但是又必须保证它的质量,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二是怎么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轮唱,又不会因为反复练习而觉得枯燥乏味,而轮唱又确实要通过多次训练才能掌握。经过一遍遍修改,我想到了屡试不爽的情景教学法,:将轮唱的两个声部比喻成舅舅和孙子的两条小船(歌词中有所体现),让学生通过聆听范唱,分析孙子的船落后了舅舅的船的几拍,找到轮唱的感觉。事实证明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方法也很轻松地理解了轮唱。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挖掘,多思考,总能找到一种罪适合学生的方法。

  • 站点统计:
  • 今日访问:3317 次  |  
  • 本月访问:22318次  |  
  • 访问总数:6440546次  |  
  • 文章总数:3017条

Copyright (c)2003-2007 Allright Reserved 江宁开发区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清水亭东路1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