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立足成长
—记江宁区2018年入职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5月23日下午,2018年入职小学数学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活动在江宁区开发区学校举办。江宁区进修学校吴丽玲老师、岔路学校胡静校长、我校的李晶晶主任以及18年入职的数学老师参加了活动。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流程开展。首先是开发区学校的尚娟老师和吴亚琼老师分别指教了《认识分数》和《认识小数》。两位青年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数学概念课。尚老师通过分桃的情境带入我们走进这一节课,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分桃到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达以及课堂上通过几次不同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扣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吴老师的这节课清新、简练。在课堂上设计出“让学生用一个图形表示出0.1元”,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教学不止于此,吴老师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中作品中找相同的数学知识,一层层的引导学生学生思考,让学生对小数概念的内化深刻。
接下来是胡静校长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点评。胡校长针对两节数学上的概念课,从三个方面进行点评:借助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进行教学,与儿童生活无缝对接,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借助于多样的操作活动,充分感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由感性认识到数学理解;探寻思维足迹,寻求深度教学。在第一节课中,胡校长提到:对于教学的难点,尚老师通过问题引领思考,多重比较让学生掌握知识本质。比如;“2次学习的二分之一的不同?不同个数的桃子,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都是6个桃,表示每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一次次叩问,引领学生学会沟通与联系。在第二节课中,胡校长提到:个性化的表征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比如:“让学生用图像表征的方式表示出对小数的的理解,数学思维的可视化。引领学生比较画的过程有什么相同?……”深化对小数的理解。同时,也对两节课提出了一些建议。
胡校长对两节课例进行了深刻的点评,让我们新教师受益匪浅。就像胡校长说的:一节数学课除了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教学活动,还能留下什么?应该是数学意识,用数学的的思维观察、思考;还有数学思想,它是对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以及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习惯和快乐。
最后是开发区学校的李晶晶主任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接地气的讲座—《主动成长,获得幸福》—助力数学青年教师。因为在这样的一场讲座里,李主任结合自己的实际例子以及生活中的例子教会我们青年教师如何主动成长。对于我们入职的新教师而言,“主动”这个词应该履行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正如讲座中提到的:“主动业务学习,丰富自己;主动反思;主动研究教材;主动翻阅正能量的书籍;主动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主动做好本职工作。”李主任的讲座里给我们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方法,比如:业务的学习可以从“模仿式的学习”—“滚雪球式的学习”—“对比研讨式学习”;反思可以从每天从课堂教学中寻找也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寻找更可以从优秀的教师身上寻找不足……
从课例的展示到课例的点评以及立足于我们成长的讲座,这样的一场研修活动,让我们新入职的数学青年教师收获满满。